破了6个窟窿的羊毛衫、缀着73个补丁的睡衣、穿了20多年的老皮鞋……这些带着岁月温度的旧物,在湘乡市东山学校的课堂上成了特殊的“教材”。7月6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正用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故事,为学生们上着一堂生动的勤俭美德课。
(卢佳怡摄)
“衣服破了洞,大家会怎么做?”志愿者谷和娟的问题刚出口,教室里便举起一片小手。在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里,她缓缓道出东山学校“公诚勤俭”的校训,随即翻开了那些藏在旧物里的故事:毛泽东穿了20多年的老皮鞋,鞋跟换了又换仍舍不得丢;那块陪伴多年的怀表,滴答声里藏着他分秒必争却从不铺张的生活态度。
(卢佳怡摄)
最让孩子们屏息的,是1943年的那个场景——谷和娟轻声讲述着毛泽东如何弯腰拾起战士们餐后剩下的鸡骨头,小心翼翼收拢起来。“那时候物资太紧缺了,领袖和大家一样省着过。”简单的话语里,共产党人与军民同甘共苦的画面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卢佳怡摄)
课堂尾声,志愿者们分发了《30个为什么之毛主席旧物》小册子。烟袋、望远镜、旧沙发……这些沉默的物件,在文字里变成了会说话的“老师”,悄悄把“勤俭节约”的种子播进孩子们心里。就像东山学校的老校训说的那样,这份藏在旧物里的美德,从来都是该代代相传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