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衡师经管学院:点亮石堰村儿童的留守时光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通讯员:廖航瑜 李雨澄)“以爱润心,以行筑梦”,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聚焦留守儿童群体关怀。2025年7月7-8日,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青耘致远”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衡阳市衡南县岐山镇石堰村,开展“情系岐山,爱暖童心”系列活动,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留守时光。
临行前,“青耘致远”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校内发起募捐,为石堰村孩子们筹集图书200本、学习用品30套及生活物资若干。抵达后,该院实践团于石堰村村部举行捐赠仪式,将物资全数赠予当地留守儿童手中 。
(情系岐山,爱暖童心爱心捐赠仪式现场  摄影:李雨澄)
         志愿者们随即在村部开展了“体美融合”课堂,为留守儿童带来了艺术传承与体育锻炼的融合体验。在美育环节,志愿者以“扎染传艺,稚手生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堂,向当地儿童细心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让他们体验布料折叠、捆扎、浸染等传统工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感受美、创造美”的种子;体育环节以“飞盘运动”为载体,志愿者系统介绍了飞盘运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和安全知识,让他们在舒展中释放活力。“这样的课堂非常有意思,我不仅在布上染出了灿烂的花朵,还学会了新的运动技能!希望哥哥姐姐们以后还来!”课后,当孩子们兴奋的捧着自己的作品说道。
(“扎染传艺,稚手生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堂现场  摄影:胡思远)
(飞盘运动教学现场  摄影:刘宇琴)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体美融合’的课堂体验,让孩子们在亦静亦动中体会全面发展的力量!”据悉,该学院长期深耕留守儿童关爱领域,屡获好评。该学院负责老师表示,未来将在乡村教育赋能持续深耕,让成长守护的阳光照亮每一个乡村角落。
作者:廖航瑜 李雨澄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踏险路、冒雨行,长江师范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河小青”使命必达
  • “具身寻觅‘两弹星火’,沉浸探访文化咨治”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六尺巷 探访六尺巷
  • 探索界首彩陶,传承非遗之光
  • 探索界首彩陶,传承非遗之光
  • 6月30日,安徽理工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安徽省界首市开展了关于界首彩陶的非遗调研。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隋
  • 07-09
  • 节奏跃动心灵,歌声燃起热爱
  • 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向思蔓走进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徐家中心小学,为徐家中心小
  • 07-0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