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探索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7月4日,临床医学系"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泾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活动。团队首先来到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国民的油布伞工坊,这座由百年老宅为基础建立的的工作室内,处处散发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郑师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详细观摩了油布伞制作的完整工序。从选材开始就格外讲究,选用的是当地的优质毛竹,生长在向阳坡地的竹子韧性最佳。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见证了工序的精妙配合:劈竹成骨、棉纸裱糊、桐油涂刷......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结晶。经了解,一把合格的油布伞要经过七遍桐油涂刷,每遍都需要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完成,整个制作周期长达20天。
       面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困境,郑国民展示了工坊的创新成果。团队成员们看到了融合徽派建筑元素的"水墨江南"系列,以及结合现代数码喷绘技术的文创产品。其中,与黄山风景区联名的油布伞,伞面采用防水丝绸材质,图案选自《黄山图经》,在景区很受欢迎。通过产品创新,工坊的年销售额逐步增长,到现在已经颇为可观,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午,团队来到被誉为"中国写生第一村"的查济古镇。这座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古村落,至今仍完整保存着140余处明清建筑。在导游的带领下,队员们穿梭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中,仔细考察了宝公祠、洪公祠等代表性建筑。建筑专业的队员发现:"这些古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堪称一绝,特别是门楼上的砖雕,很多都保存着完整的历史故事画面。"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和商户,团队了解到古镇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位经营了二十年的银器铺老板说:"现在游客多了,但真正愿意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却少了。"此次调研为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后续,团队计划结合医学专业优势,探索"非遗+健康旅游"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支慧助农先锋队”开启三下乡之旅,助力乡村农业发展
  • 探寻非遗魅力 ——"儿童教育帮扶团"五猖馆调研行
  • 邵阳学院:天使之翼志愿服务团携爱出征,助力对河村
  • 由“吃”到“玩” :创新早熟蟹销售思路 助力蟹农致富增收
  • 健康服务进乡村 青春力量暖民心 ——医学技术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