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今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科’青‘葱’,‘合’力助‘农’”三下乡实践团到达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正式开始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智能农机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要求,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助力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因此本团队的10名跨专业学子将带着集奖项与专利于一身的“大葱移栽一体机”,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图为恒合土家族箱子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合影 陈永豪 摄
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科’青‘葱’,‘合’力助‘农’”实践团的10名成员顺利抵达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的民宿,稍作休整后,便在项目负责人胡洋舟的带领下,前往村委会拜访本村蒲书记,正式启动实践对接工作。刚到村委会门口,蒲书记就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说道:“你们大学生带着技术来帮咱乡亲们,这是天大的好事!”这番热情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瞬间消除了团队成员的陌生感,让大家倍感亲切。在村委会办公室,胡洋舟详细介绍了此次实践的目的——通过“大葱移栽一体机”助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以及7天内的具体计划,包括农机示范、技术培训、文旅宣传等,并说明了需要协调试验地块、组织农户观摩等事宜。当听到团队急需一块合适的地块作为农机试验区时,蒲书记说道:“地块的话我来协调!村里那片刚翻整好的连片梯田就很合适,既有代表性,也方便乡亲们来学习,我这就安排人去落实,保证下午就能给你们答复。”蒲书记真诚助人的热情感染了团队成员,并且都纷纷感叹:“有蒲书记这样热心肠的领头人,咱们的实践肯定能少走很多弯路,必定事半功倍!”
图为恒合土家族箱子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干部与实践团全体成员召开座谈会 王欣怡 摄
下午,在蒲书记的积极协调下,团队顺利敲定了2亩连片梯田作为大葱种植试验地。这片梯田地势平整、土壤肥沃,兼具丘陵山区典型特征,能充分检验农机适应性。随后,团队对“大葱移栽一体机” 展开细致功能调试,从栽苗深度校准到行距参数设定,逐项排查设备性能。针对当地坡地坡度、土壤黏性等特点,技术骨干反复测试并完成适应性参数初设,确保农机在复杂地形下稳定作业。傍晚,团队汇总当日对接成果与机器调试数据,形成详细记录,为明日正式开展移栽试验筑牢基础,也让科技助农的第一步走得扎实稳健。
图为成员对大葱移栽一体机的功能调试 易贞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