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湖北建院 “影动‘湘’韵” 团队三下乡:探访湘潭皮影非遗 以青春之力续文化薪火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7月4日至10日期间,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队踏着盛夏的脚步,走进湘潭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在传承人吴渊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沉浸式体验湘潭皮影——纸影的技艺、聆听文化故事,在光影流转间触摸非遗传承的脉搏,于匠心巧思中感受湘潭纸影穿越百年的文化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吴渊讲解)
 
 
纸影课堂:解码非遗的“形”与“魂”
  “湘潭纸影不是简单的‘影子戏’,它是用纸张刻绘时代,用光影讲述生活的艺术。”吴渊的开场白道出了这项非遗的深层价值。他介绍,湘潭纸影始于清代,融合湘剧唱腔与民间故事,形成“一口能唱生旦净丑,双手可演悲欢离合”的独特风格,是湘潭民俗的“活化石”。
在讲解幕布文化时,吴渊拉起传统“亮子”幕布,揭示其“明与暗”的哲学:“灯亮时,影偶是故事主角;灯灭时,它成了连接历史的纽带。”团队成员观察到,湘潭纸影以当地皮纸为原料,轻盈通透,刻工精细,尤以“七成侧脸”造型展现湘人“中庸灵动”的审美。吴渊现场演示“吹胡子瞪眼”技巧,指尖轻捻间,影偶胡须飘动、怒目圆睁,引得阵阵惊叹。“演人先演己,影偶才能‘活’起来。”他强调。
 
(图为吴渊演示动作)
 
制作工坊:工具里藏着的“守”与“创”
  工作台上,月牙刻刀、蜡盘等工具诉说着纸影制作的考究。吴渊解释:“‘弯口刀’刻纹要如湘江水‘顺势而为’,蜡盘配方则寓意‘稳得住’。”从祖传“粉本”到矿物颜料,每一道工序都承载历史智慧。“过去用栀子果染黄、茜草染红,纸影的色彩是从田埂地头‘讨’来的。”团队成员在指导下尝试雕刻,深刻体会“下刀需思前想后,做人亦要知分寸”的匠人哲理。
 
(图为吴升平制作影偶)
 
楼梯时光:传承路上的“光”与“暖”
  拾级而上,墙面的照片串起了一段段传承故事。“这张是2018年和袁隆平院士的合影,他说纸影戏里的‘五谷丰登’故事,和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心相通。”吴渊指着照片笑道,这些合影里有老艺人的坚守,有年轻人的创新,更有社会各界对非遗的认可,“就像这楼梯,一步一步往上走,才能让纸影文化走得更远。”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楼梯间过程)
 
工坊探秘:传承匠心的守与创
  登上二楼,四个展厅浓缩了湘潭纸影的千年传承。表演厅内,《刘海砍樵》等泛黄剧本静静诉说艺人匠心;工作坊里,影偶悬垂如待飞的精灵。
陈列厅堪称艺术宝库:姜子牙影偶须发纤毫毕现,《小姑贤》中媳妇衣袂的缠枝纹暗藏"家和万事兴"的祝福,"纤夫影偶"则以遒劲线条勾勒出劳动者的坚韧。"每个影偶都是湘潭文化的密码,"吴渊讲解道,"武将的宽肩显英武,姑娘的柳叶眉藏灵秀。"
剪纸厅揭示纸影本源,那些花鸟虫鱼的纹样,正是"三分形,七分神"的艺术真谛。团队成员在此触摸到非遗从民间技艺到艺术瑰宝的升华轨迹。
光影对话:赓续文化的根与脉
  团队成员们正拿起刻刀,在吴渊的指导下尝试制作简单的“小娃娃”影偶。裁纸、描线、下刀,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考验耐心。正当大家手忙脚乱时,80多岁的吴升平爷爷颤巍巍走进来,看到年轻人的认真劲儿,他笑着拿起一个成品影偶:“我来搭个戏!”吴渊立刻会意,爷孙俩一人持鼓一人持纸影,一段《打铜锣》的选段应声而起。吴升平爷爷的唱腔带着湘剧的韵味,字正腔圆;吴渊操控着鼓声配合着台词击鼓,吴升平爷爷操控的纸影“拱手”“摇头”行云流水。“你看这转身,要像风吹柳叶一样轻”“眼神得跟着台词走,才显精气神”,表演中,爷爷不时提点细节,让团队成员们瞬间领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意。这场意外的祖孙同台,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演绎出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图为吴升平、吴渊合作展演)
数字赋能:焕活非遗的古与今
  "过去人们用粮食换戏看,现在我们要用创意换关注。"在深入了解纸影戏千年历史后,团队成员迅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开创非遗传承新范式。团队改编《葫芦娃》创作教育剧本,与当下时事紧密联合,传统影偶在镭射材质与幽默演绎中焕发新生,获得传承人吴渊"这正是非遗需要的创新思维"的高度评价。
 
(图为团队展演人员)
  此外,团队正打造立体传承体系:开发AR互动程序实现虚拟影偶交互,制作VR纪录片全景记录工艺,数字化新剧本多渠道传播,并推出系列文创产品。通过"传统技艺+数字科技+创意设计"的创新模式,让千年非遗真正"活"在当下,走进年轻人的数字生活。
 
(图为团队制作的ar明信片)
  此次探访,团队不仅学到了纸影的技艺,更触摸到了非遗背后“以艺载道、以文化人”的深层内涵。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队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用数字化手段记录纸影文化,让这缕来自湘潭的光影,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图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一家合影)
 
  
 
作者:余文婷、刘佳、刘菲、柯真康    来源: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湖北建院 “影动‘湘’韵” 团队三下乡:探访湘潭皮影非遗 以青春之力续文化薪火
  • 成理学子三下乡: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成理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调研,聚焦石塔村教育资源困境
  • 成理学子三下乡 | 椒香漫石塔 兴业富乡民
  • 厦医学子急救行——急救赋能,红心淬炼,青春护航乡土安康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彩虹桥连“欣”与“辛”,开学一课润童心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