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常州工学院“向日葵的花语”实践队一行15名队员来到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星光不孤单”关爱自闭症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七月的阳光带着灼人的暖意,指导老师高老师与志愿者们来到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教室。墙壁上,色彩斑斓的涂鸦像无声的乐章,在静默中跳跃;角落里,堆积的积木被轻轻推倒又拾起,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这里没有喧哗的言语,只有专注的身影在各自的世界里耕耘。今天,一群身着蓝色志愿者服的身影轻轻踏入这片安静天地,带来一阵暖风般的问候:“你好呀!”——一场名为“星光同行”的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在此拉开序幕。
活动伊始,志愿者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相互靠近。小桌旁,志愿者小张盘腿坐在一个专注搭积木的男孩对面,并未贸然打扰他搭建高塔的专注。他只是静静陪伴,偶尔模仿着男孩的动作,也拿起一块积木轻轻放上去。男孩没有言语,却悄然接了过去,稳稳放在塔尖——无声的信任,就在这积木的传递间悄然萌发。另一角落,一位扎着蝴蝶结的女孩,正沉浸在自己画笔下的奇妙王国里。志愿者小杨坐在她身边,同样拿起画笔,安静地在另一张纸上涂抹。女孩的目光偶尔从自己的画纸悄然移到小刘的笔尖上。
志愿者的耐心与尊重,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他们深知,对于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世界的节奏与表达方式自有其独特的韵律。他们不疾不徐,放下先入为主的期待,学习用孩子们能够感知的方式去靠近——一个耐心的等待、一个温和的模仿、一次眼神的确认,都胜过千言万语的催促。这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宣告:我理解你的不同,我尊重你的节奏,我愿走进你世界的门前,静候你的邀请。此刻,沉默不再是阻隔,而成了另一种语言的序曲。
短暂的融合与熟悉之后,活动室氛围更加温馨融洽。为了帮助志愿者更深入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特别安排了科普培训环节。儿童精神科王医生站到大家面前,他清晰而富有温度地讲解着:“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个广阔的谱系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其中独一无二的星辰。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异常敏感,可能沉浸于自己热爱的特定领域,可能在社交信号的解读上需要更多支持。”王医生强调,“这些‘不同’并非障碍本身,而是他们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强行改变,而是搭建桥梁,理解这些特质背后的需求。”他特别指出早期科学干预和持续社会接纳的重要性——每一次耐心的沟通,每一份不轻易评判的包容,都在为他们照亮融入更广阔天地的路径。志愿者们凝神倾听,频频点头,眼神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理解与责任。一位志愿者在笔记本上认真写道:“不是他们需要被‘修正’,而是我们的认知需要被‘拓宽’。”
科普结束后,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参与精心设计的集体活动。音乐响起,指导教师高老师温柔地拉起一个孩子的手,伴随着舒缓的旋律,在教室中央轻轻摇摆。起初,孩子身体有些僵硬,眼神略带犹疑。老师没有勉强,只是放松地、充满愉悦地继续着自己的动作,像一棵在微风里自在舒展的树。渐渐地,那孩子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开始尝试跟随高老师手臂的牵引,笨拙却努力地模仿着舞步。另一边,志愿者小张则带着几个孩子进行简单的传球游戏。他特意放慢动作,夸张地展示接球的姿势,用明亮的眼神和鼓励的笑容传递着信号。当一个孩子成功将球传到对面志愿者手中时,小张立刻竖起大拇指,发出真诚的欢呼!孩子脸上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那纯粹的笑容,仿佛照亮了整个空间——这瞬间的突破与喜悦,正是耐心浇灌下开出的最动人的花。
当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为每个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柔软的玩偶、安全无毒的彩泥、会发光的星星玩具……然而,比礼物更珍贵的是临别时分的不舍与悄然滋长的连接。活动结束,志愿者们聚集分享,心中激荡难平。一位志愿者感慨道:“当你真正蹲下来,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积木搭建的塔,才恍然懂得,那不是简单的玩具堆叠,而是一个孩子倾注全部专注力构筑的宇宙中心。”另一位志愿者声音微颤:“他递给我画笔的瞬间,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交付。原来被需要的感觉如此深刻。”他们意识到,此行收获远大于付出——孩子们以其最本真的存在,教会了他们耐心、谦卑与无条件的接纳。这份双向的触动与成长,如星光交汇,彼此照亮,印证了最朴素的真理:陪伴不是单向的照耀,而是灵魂间的相互唤醒与映照。
当我们穿过“星光同行”活动散场的门口,阳光依旧温暖。活动结束,但心的旅程才刚刚启程。这些孩子如星辰般散落在我们社会的广袤夜空,他们的光芒独特,却常常被误解的云雾遮蔽。志愿活动虽短暂,其意义却如星辰般永恒——它不仅仅是一次温暖的陪伴,更是一次次对“不同”的深刻认知、对生命多样性的真诚致敬。
“我们不是太阳去照耀他们,而是互为星辰彼此映照。”唯有当理解与尊重如阳光般洒遍每个角落,当常态化、专业化的支持体系真正织就一张温柔的网,当整个社会学会欣赏每一颗星辰独特的光芒,这些孩子才能真正走出孤独的星系,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运行轨迹,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灿烂的星河图景。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理解的基石,让每一份善意都化为接纳的暖流——这,正是“星光同行”最深的回响与永恒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