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国广大农民要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而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在张佃壮书记的带领下,走上了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大力推广孝文化、铺设文化根基的同时,发挥地方优势、壮大当地特色产业,成为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因此,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实践队于2024年7月20日前往了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拜访了全国十佳农民、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东省劳动模范、北元疃村书记张佃壮,全方位了解该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引导实践队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张佃壮书记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梦琦 供图
赋能特色产业 走好致富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北元疃村积极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赋能特色产业,特别是鲜花玫瑰产业园和金银花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道路。在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村内的山东百誉农业科技园。这座农科园占地150多亩,是村里2017年引进的产业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观光旅游、林果、食用菌、养殖于一体的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不仅带动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可以为村庄实现创收,极大地增强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践队员又来到了北元疃村内的金银花田,这种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的中药材,在北元疃村找到了生长的沃土。在2015年霜雪灾害发生后,村内的大叶女贞、石榴树等原有作物大量死亡,经过研究学习,村支部决定组织党员外出前往临沂平邑县、安徽小岗村学习金银花种植技术。金银花产业的兴起,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此外,村内还积极探索金银花的深加工项目,如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保健品的开发,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销路,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的热情与信心。工作人员也带领实践队员品尝了金银花茶,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个茶既有金银花特有清香,同时又有红茶的香甜。张佃壮书记表示将会探索更多产业,吸引更多投资,走属于自己特色的路,提高村民的收入,增加村民的幸福感。
图为实践队员共同品尝金银花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梦琦 供图
厚植孝道文化 育好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北元疃村,孝道文化不仅是历史传承的瑰宝,更是推动孝文化氛围的精神内核,它不仅仅是墙上挂着的标语或节日里的仪式,而是深深根植于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的心田。实践队深入村落,亲眼见证了孝文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每到周末,在北元疃村的景泰文化广场上,“儒学讲堂”都会热热闹闹地开讲,广场还配套建设了以“二十四孝图”和格言警句为内容的孝贤文化长廊。村内大喇叭也早已“更新换代”成78个音箱,每天循环播放孝德歌和全年龄段都能接受的正能量歌曲,营造出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北元疃村还在各方面给予60岁以上老人优待,如“幸福食堂”,让老人不花钱吃上热饭,澡堂统一发放洗澡票,剪发等日常开销统统免费,将“孝”铸进北元疃的文化内核。此外,北元疃村在打造孝贤文化的同时,更将孝敬老人作为考核目标,每季度突击检查老人被褥,不仅让那些靠嘴皮子孝老的人无处遁形,更倡树了一种生活新风。北元疃村立足新农民,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四新”定位,擦亮“孝贤元疃”移风易俗品牌,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养,还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做到了“顾好农民百姓”,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孝文化的滋养下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图为实践队员看孝贤文化长廊上的标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梦琦 供图
建设文明元疃 讲好乡村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同时,总书记还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北元疃村将“文明是立身之本,孝贤是元疃之魂”作为村庄的文明理念,注重村民文明新风养成教育,开展“文明户”“卫生户”的村民评比栏目,村内的“微笑墙”印证了文明与幸福在这里生根发芽。曾经的北元疃村,环境脏乱差,是村民们心中的一块心病。而今,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行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整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鲜花盛开。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新麦场实践队的到来,为北元疃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队员与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参与环境卫生维护,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让人民满意就是最大的荣誉。”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村内投资建成了“景泰文化广场”,建设了高标准的百姓大舞台、篮球场、乒乓球场。村里还建起了乡村民俗记忆馆,孔子学堂、乡村图书馆、壹知书屋逐渐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第二课堂”,村民的生活品位和情趣得到明显提升。随着一项项举措落实到地,村内掀起了一股“文明新风”,北元疃村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图为实践队员看笑脸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梦琦 供图
产业增收保障民生,文化建设深入民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之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让北元疃村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成了和谐幸福文明的新村落,家家户户都是文明户,老百姓笑在脸上、乐在心里。在北元疃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展望未来,北元疃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也极大地鼓励着实践队员们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以及扎根基层勤恳耕耘的毅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青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决心,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去。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