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剪纸万象:探寻象山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为深入了解象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7月16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先后走访了象山县才华剪纸艺术馆、谢才华老先生工作室及象山非遗馆,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探寻传统剪纸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

  剪纸艺术馆:方寸之间的廉洁文化
  调研首站抵达位于东陈乡樟岙村的才华剪纸艺术馆。这座坐落于东陈乡樟岙村的艺术殿堂,将传统剪纸技艺与廉政教育完美融合,这也是全国首家剪纸艺术馆。馆内,"梅兰竹菊"等传统意象通过精细的剪裁跃然纸上,特别是运用镂空技法创作的"廉"字图腾,将廉洁精神以艺术形式生动呈现。墙面上古代廉吏的故事剪纸,让传统廉风与当代党性教育交相辉映,质朴的民间艺术讲述着深刻的廉洁道理。作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馆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服务时代主题的独特价值。谢才华老先生还用剪纸艺术来表现亚运主题,把象山的山海风情和亚运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
  
  
         谢才华工作室:一把剪刀的传承使命
  随后,团队来到象山风情街,专程拜访了剪纸艺术大师谢才华先生。在工作室,谢老动情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与公益实践:“没有文化的积淀,一个国家不可能真正发展下去”。他特别提到一幅耗时八个月构思创作的巨作《象山山海万象图》,体现了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更令人敬佩的是谢老长期坚持公益传承,坚持每晚为当地小学生义务授课。访谈中,他不仅传授了剪纸艺术的精髓,更亲手示范,指导调研成员剪出了五角星、小兔子等基础图案,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大师的亲和力与剪纸技艺的魅力。“亲眼目睹大师风采,亲手体验剪纸魅力,特别是了解到谢老数十年如一日义务教学,这份对传承的执着和对下一代的关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参与体验的闻同学分享道。
  
  
         非遗博览:山海之间的文化瑰宝
  最后一站走进象山非遗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展馆系统梳理了象山丰富的非遗家底:全县共拥有1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以上16项,市级以上51项。展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及“传承与传播”四大展区,生动呈现了象山非遗的多样性和独特地域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看到如此庞大而璀璨的非遗宝库,我们才真切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文化积淀的深厚。非遗馆的展示,让书本上的名录变得鲜活立体,”参与调研活动的汪同学表示。象山的昨天来自海洋,象山的今天正走向海洋,象山的明天,梦圆海洋。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从艺术馆的廉政剪纸到大师工作室的言传身教,再到非遗馆的全面展示,象山非遗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保护与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当代人的智慧与担当。象山的非遗保护实践,正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着生动样本。
作者:叶可可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海南大学学子深入冯家湾渔业产业园解码自贸港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
  • 重庆永川松溉镇:非遗油纸伞,在祖孙传承与夫妻协作中延续匠心
  • 长安大学联合多所高校赴陕西商南开展文旅研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一伞藏千年,匠心撑古今
  • 青春赋能社区课,共绘育儿同心圆。红心研墨志愿教学赣地志愿教学活动圆满成功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