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向海图强,管学致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实践队赴越南进行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导语: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国企业以积极姿态扬帆出海,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6月30日至7月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组建的“向海图强,管学致用”越南社会实践队奔赴越南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亲身感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发展脉络与实践挑战,深入体会中越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引导学子们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为未来投身国际事务、助力国家对外开放事业储备力量,以青春之力呼应时代之需。
 
(一)在见证“企业出海”的历程中感悟大国担当
为深入了解“出海”企业在越南的发展情况,实践队一行参观了汽车、医疗健康方面的相关企业。
在英科医疗越南广宁生产基地实践队队员了解企业从选址建厂到本地化运营的全流程,看到中国医疗耗材如何通过“一带一路” 远销海外市场。
在英科再生越南清化生产基地,了解到塑料循环再利用的全产业链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作为集团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部分,中国重汽越南河内办事处扎根当地市场。既将先进的重卡产品与技术引入东南亚,也通过本地化生产与服务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
 
队员们对中国企业 “出海” 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从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流程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再到对本地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都在丰富着国际产业合作的形式。在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让“中国制造”成为国际合作的闪亮名片。
 
(二)在触摸文化根脉的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
实践队走进河内国子监文庙,这座始建于 11 世纪的文化地标,留存着中越文化交融的千年印记。队员们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驻足,观赏碑刻上的汉字典籍,聆听当地学者讲述越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从建筑风格到礼仪习俗,从文字传承到思想影响,处处可见中华文明与越南文化的互鉴共生。
 
 
 
“越南民众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的情有独钟,正是中华文化跨越山海的生动见证。”实践队队长2023级本科生孙涵希在参观后感慨道。文化的力量跨越时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既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更应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
 
 
 

(三)在搭建青年交流桥梁的互动中传递友谊之声
实践队走进河内国家大学,大家围绕“青年在跨境合作中的角色”、“中越文化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
 
“当越南学生用比较流利的中文与我们交流,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让我突然觉得两国青年的距离近在咫尺。”实践队队员2024级本科生张思雨说道。
 
此次 “向海图强,管学致用“社会实践之旅,让队员们在产业实践中看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全球布局,在文化交流中坚定文明自信。未来,哈工大学子将带着这份跨国实践的宝贵收获,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坚定的奋斗脚步,主动投身于推动中越友好合作迈向新高度的事业中,在国际舞台上生动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让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的校训精神与两国人民的友谊情怀相呼应,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邓平平、韩茹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聚焦社区“看护难”,青春志愿闪耀晴川荧光
  • 探寻无锡活字印刷之源,传承古老智慧之光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