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运转的数字化浪潮冲击下,活字印刷的独特技艺正面临传承的严峻挑战。墨香氤氲的作坊、沉甸甸的铅字温度,逐渐淡出当代视野,成为被时代封存的记忆。珍贵的传统技艺正濒临失落,其蕴含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基因亟待守护。
因此,常州工学院活字派团队的成员在团队负责人袁心迎的组织下来到了阿山活字印刷坊,参与此次活动,旨在让指尖重新触碰历史的脉络,在排字、刷墨、覆纸、拓印的亲身体验中,感受汉字在方寸间的生动“舞蹈”,体悟先民推动文明的磅礴力量。
图为阿山活版印刷店在夜色中门楣亮起暖光 通讯员 方美玉摄
踏入店门,暖黄灯光勾勒出古旧印刷机轮廓,满墙活字模板如文化星河。团队成员们围拢在店员身旁,听其讲解活字印刷原理。指尖轻触金属活字,凹凸纹理传递着千年技艺的厚重。在排版体验区,成员们尝试将“传承”“创新”等字模精准排列,反复调整间距,为后续印刷做准备。
图为排列整齐的金属活字 通讯员 袁心迎摄
操作印刷机时,大家分工明确,有人均匀刷墨,有人小心铺纸,随着手柄转动,油墨在纸张上拓印出清晰字迹,古朴的墨香弥漫开来。过程中,因压力控制不当,印刷出的图案深浅不一,成员们便互相探讨、重新尝试,在失败中摸索技巧。
图为活版印刷机 通讯员 张萌摄
与店主交流得知,阿山活版印刷店坚守传统工艺二十余年,开发出冰箱贴、手账本等文创产品,让活字印刷走进大众生活。店主感慨:“希望年轻人能通过这些文创,爱上老手艺,让活字印刷延续生命力。” 成员们深受触动,意识到传承非遗不仅是保护技艺,更是赋予其新时代的表达。
此次实践,团队以亲身体验,解码活字印刷的智慧,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注入青春思考,让古老的活版印刷,在当代碰撞出传承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