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从飞檐斗拱到高斯泼溅:解码中华文化的科技注脚

    2025-09-13    阅读:
    来源:东南大学

  一、实践背景
      湄洲岛妈祖庙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承载着深厚中华海洋文明与民间信仰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建筑形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次社会实践的核心任务,是运用前沿的3D高斯泼溅(3DGaussianSplatting,3DGS)技术,对湄洲岛妈祖庙进行三维建模。团队旨在通过这一创新技术手段,记录庙宇的建筑细节与环境风貌,为妈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三维数据基础。
  二、实践过程
  1、问卷调查:聆听信众心声,探寻数字化之路
  要想为千年古庙打造有温度的“数字生命”,必先了解信众的所思所想。团队通过线上问卷,向妈祖信众及当地居民征集意见。问题涵盖了受访者对湄洲岛妈祖庙现有保护状况的看法、关注焦点,以及对具体保护方法的展望;收集了24名当地群众的问卷结果后,在“湄洲岛妈祖庙最急需推动的传承工作”排序题中,“数字化保护”得到了2.6的权重,排名第三。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清晰地勾勒出了当地群众对于“数字妈祖庙”的期望,为团队对湄洲岛妈祖庙进行3D数字重建奠定了现实基础。


  2、实地探访:踏访妈祖圣地,丈量千年庙宇风华
  为确保三维数据采集的准确性,7月3号,团队亲赴湄洲岛进行实地探访。团队沿祖庙中轴线前进,观察了庙宇群落的空间布局、飞檐斗拱的精巧结构。此外,团队还对庙宇文创产品进行简单考察。从妈祖书签到亚克力立牌,这些文创产品成功地将妈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符号。此次亲历,让团队对项目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致力于在数字世界中融合建筑之美、信仰之魂与文化之新,从而构筑一个真正有深度、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数字妈祖庙”。

  3、模型构建:部署高斯泼溅,云端重现妈祖文化
  结合实地探访的所见所感,并充分考虑拍摄与建模的技术难度及实践时间的实际限制,团队最终选定了妈祖像与天后殿这两处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作为三维建模对象。团队成员驾驶无人机,依照俯视、平视、仰视等多角度顺序,环绕建筑进行细致拍摄。在照片筛选环节,团队以重叠率适当、纹理清晰为标准,精心挑选出最适合用于3DGS训练的图片。随后,团队在AutoDL平台上部署3DGS算法,上传照片并进行模型训练,逐步还原建筑的三维形态。为实现更广泛的数字化传播,团队参考并借鉴了相关开源项目,将生成的三维模型部署至自建网站,实现云端便捷访问。


  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流程,团队为妈祖庙乃至其它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文化传承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三、实践成果
      依托自主采集与精心筛选的影像数据,团队成功运用3DGS技术,高精度还原了妈祖像与天后殿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搭建了专属网站,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在线展示。与此同时,团队在其它平台分享3DGS部署的详细技术流程,为广大文化遗产保护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可借鉴、可复用的数字化实践范例,为妈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探索出一条便捷的技术路径。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