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以实践行动践行青年使命。2025年7月4日,西昌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团走进会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红色教育铸魂+乡村服务赋能”为双轮驱动,既推动青年学子在历史溯源中厚植爱国情怀,又引导其在扎根基层中锤炼责任担当,打造了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其创新实践价值在思想引领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中持续彰显。
在会理会议遗址与中央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红色学习。指尖触碰的不仅是承载岁月的革命文物,更是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成员们通过场景体验、文物解读、故事分享,深刻了解“会理会议”作出了继续北上进取的重要战略决策,为党和红军指明了前进方向,对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原则,对巩固“遵义会议”的成果。更直观理解了“爱国”不是抽象口号,而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绝境之中坚守信仰的执着。一名实践团成员在学习笔记中动情写道。红色信仰的力量,最终要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
实践团随后分组深入会理铜矿村,以“田间地头当课堂、村民院落听心声”的方式开展调研服务。成员们围坐于村民院落、行走在田间埂头,与村民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问需求,调研内容既聚焦住房安全维护、基础设施完善等“急难愁盼”,也关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优化等“长远谋划”。每一份问卷都沾满泥土气息,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群众期盼,完成的调研报告,不仅系统梳理了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更针对性提出了乡村爱国主义教育与发展建设的结合点,为村委会制定民生举措、优化教育规划提供了扎实的一手参考,真正让青年智慧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招硬招”。
从红色遗址感悟初心,到乡村一线践行使命,西昌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实践团的会理之行,既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也让青年担当在服务基层中开花结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作出了生动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