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蒲公英行动——《理县非遗薪火传承》推普实践团前往理县开展实践活动
2025 年 7 月 1 日,阳光洒满理县杂谷脑营盘小学的校园,美术学院蒲公英行动 ——《理县非遗薪火传承》推普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对非遗文化的热忱与使命,踏上了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本次实践活动由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小勇、团委书记周琳琳亲自带队,15 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将在这里开展非遗课程教学与推普实践,用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与语言推广注入青春力量。
(图一:团队成员合影)
当日 14 时,杂谷脑营盘小学的非遗工作室里早已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工作室教师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带领大家逐一参观陈列的作品。橱窗里,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羌绣、一件件造型独特的木雕、一幅幅灵动的剪纸作品整齐摆放,旁边的荣誉墙上,各类比赛的获奖证书格外醒目。课堂上,任永美结合藏羌民族的生活场景,细致讲解了 “对称剪”“镂空剪”“折叠剪” 等多种剪纸技法,她手中的红纸在剪刀的游走下,瞬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羊角、展翅的雄鹰、吉祥的祥云图案。
教学尾声,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共同拍摄推普视频。镜头前,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齐声说道:“保护非遗文化,说好普通话,我们都是文化传承人!” 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一张张笑脸定格成最动人的画面。

(图二:志愿者拍摄推普视频)
在一天的活动中,实践团志愿者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课堂上,他们是耐心细致的老师,手把手传授技艺;课后,他们是亲切友爱的大朋友,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聊家常。一次次的课堂互动、一句句的贴心交流,让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心灵距离不断拉近,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活动结束时,实践团成员与理县杂谷脑小学的教师们共同合影,镜头里的笑容见证着这段因文化而结下的深厚情谊。

(实践团成员与理县杂谷脑小学教师合影)
此次藏羌剪纸课程教学与推普实践活动,不仅为杂谷脑营盘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文化的窗户,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普通话的推广,让民族文化的故事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唤起了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活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让更多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积极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的薪火将在理县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