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承雕刻匠心,谱青春华章

发布时间:2024-07-17     阅读: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管院“拾遗”实践调研团于7月8日再次启程成希创新工作室以求更近一步了解和学习有关通山木雕雕刻技术,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掌握以及传承历史悠久并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雕刻文化,让古朴与独属于新时代青年所特有的活力相交融。
通山木雕能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沉淀下来的古朴韵味,更是在于它能够雕琢人心、沉静脾性,让久居繁华喧嚣、灯红酒绿的城市人,就好比我们这样一群被学业鞭促的大学生或是社会各阶层被生活驱使的打工人等群体能够聆听心声,感受心灵的放松瞬间。
迎着朝阳,感受着早市的热闹,我们赶上了前往畈中村的公交车,此时我的心里是即轻松又兴奋。在到达成希创新工作室的时候,接待我们的是通山木雕传承人成希老师,在他的简单欢迎仪式之后我们便分成两排坐在一张长条木桌上认真听成希老师通过书面的方式讲述关于通山木雕的悠久历史以及展示多件木雕成品。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雕刻艺术品,当时我的心里除了震惊还有各种道不明的激动,或许现在我可以理解为:在通山木雕技法辅助下独立雕刻一件成熟的雕刻品。或许这个想法是那么荒诞,但是确实是那样的信念激励我继续坚持接下来的不容易。
 
图为传承者成希老师为实践队讲授通山木雕悠久历史。(谭子露 摄)
图为传承者成希老师为实践队展示透雕成品。(谭子露 摄)
 
在正式雕刻之前,主要由成希老师的首席弟子郑周正老师为我们展示依据图案轮廓选用合适的刻刀去雕刻,看着那流畅且轻松的雕刻过程,我当时除了惊叹之外还有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动手。终于得偿所愿的时候我正坐在木桌上左手持着刻刀,右手挥舞着棒槌以及汗流浃背,原因在于当时太阳斜照入室直逼我的后背而且我们坐的位置特殊——没有电风扇以及前门穿堂风。但或许是当时我太沉浸于雕刻作品而忽视当时环境的艰苦,虽然我的技法并没有像郑周正老师那般轻松流畅。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缺乏力度以及刻刀方向的把控和经验的积累,这是具有极高难度去雕刻成品的,所以这就及其需要初学者沉心静气、摒除多于杂念来深入感受每一刀的角度、每一锤的力度,这样才能比较快的收获经验。所以对于像我这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较为浮躁以及注意力极易分散的群体来说确实可以将练习通山木雕当成一种平静灵魂、聆听心声的方法。
沉的下心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雕刻出成熟的作品,实际上在雕刻的起点我就是错的。在讲授雕刻方法的时候有强调图案层次的雕刻,但当时没理解透这个技巧的作用导致我的咸蛋超人的手臂多了瑕疵,直至后续在成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品才能免冠残废品之名。在那之后,我秉持着谦虚恭谨的态度认真按照成希老师的教导仔细雕刻打磨我的咸蛋超人,结果差强人意,因为他是有瑕疵的。“作品含有瑕疵,这是初学者的常态,这也才能证明你真的来过并留下了属于你的痕迹。”这是郑周正老师说的话。确实是这样,因为有了瑕疵,这才能证明我来过以及我认真参与了我的作品雕刻流程,这样才更具有独特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完美,像是机器雕刻似的。我们是人,所以才能不断自我成长,纠正先前犯下的错误。
图为传承者成希老师为实践队修正作品。(牛琪 摄)
成希老师在八岁时便接触通山木雕,这一坚持直到现在仍未改变并积累了一身经验,荣获了国际国内各大荣誉,成就“荆楚工匠”荣誉称号。反观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或许只有坚持才会有回报,纵使过程坎坷,但是坚持总是会有所收获的。所以啊,星光不负赶路人,愿你我在日后生活持之以恒、砥砺前行,成就梦想,不负青春亦不负韶华。
 
 
图为实践队成员修正的雕刻作品之一。(谭子露 摄)
 
通讯员 谭子露
作者:谭子露    来源:原创
社会实践推荐
  • 星辉熠熠照青春,两弹精神传后人
  • 星辉熠熠照青春,两弹精神传后人
  •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事业不竭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了‘两弹一星’研制者们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优秀美德和报效祖国的
  • 07-17
  • 安徽学子三下乡:回望峥嵘岁月,实现民族复兴。
  • 安徽学子三下乡:学习红色理论,传递爱国思想。
  • 聆听西柏坡,共赴新征程——西柏坡精神宣讲进行时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