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钧瓷自古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美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饱含着时代的印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钧瓷抓住了这一核心的历史机遇。然而,钧瓷行业长久以来一直未解决知名度低、市场狭窄的问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希望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其独特的工艺特点,亲自体验钧瓷的制作过程,设计新颖的产品,结合文章、视频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以期让更多人体悟瓷器之美,让钧瓷走向全国,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
二、实践过程 1.倾听瓷话,大师匠心传千古
图为团队成员与潘大师合影。张逸飞 供图

图为团队与赵红伟书记交流。张逸飞 供图

图为与王晓锋老师访谈。王馨浩 供图
几天的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分别与宋代官窑钧瓷研究所所长潘世豪大师(图一),神垕镇乡村振兴示范村槐树湾村党支部赵红伟书记(图二),槐树湾知名钧瓷艺术大师王晓锋老师(图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政府针对钧瓷的相关政策、扶持力度,摸清钧瓷产业现状、困境与机遇。为实践团此后的宣传工作建言献策奠定基础。
2.亲历瓷化,指尖乾坤塑精品 为详细了解钧瓷的烧制过程及工艺,成员们来到温博钧瓷,并协助工作人员举行开窑仪式。
图为团队成员亲自开窑。乔泓燊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文创牌修边。王馨浩 供图
为了打造一个满意文创作品,实践团完成了“遇见东南”文创牌模具制作,进行了注浆和脱胚操作。上图是脱胚之后,小队成员为之进行修边处理。之后,它会经历“素烧”、“釉烧”,成为最终的钧瓷。
图为到槐树湾村了解钧瓷原料的制作过程。王馨浩 供图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槐树湾一家小型工厂中了解了从砂石到钧瓷的全部过程,了解槐树湾特色素烧砂锅与钧瓷的不同;
3.瓷坛论剑,共话钧瓷发展篇
图为王馨浩在为游客介绍钧瓷特色。乔泓燊 供图
在匠人的教导下,实践团成员熟知了钧瓷制作的各个环节,从原料的选取到成品的烧制,每一步都匠心独运。随后,成员们在开窑仪式上向游客讲解了钧瓷成型的三种工艺(捏制,拉坯,灌浆)。游客们体会到了钧瓷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包含在其中的源自易经太极的中国智慧,
图为团队与许昌市钧瓷专家们深入访谈。王馨浩 供图
活动最后,成员们和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综合部赵水阳副部长等专家共同召开以“乡村振兴与钧同行”为主题的座谈会。实践团成员提出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向年轻人传播钧瓷文化、将钧瓷产业与化工结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产业等策略。不少想法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与支持。
三、成员感想 为期三天两晚的社会实践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是一次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在调研过程中,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令我们叹为观止。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钧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同时,通过走访群众和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神垕钧瓷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的生计和福祉。我们的赋能行动虽然微小,但每一份努力都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