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当“非遗”遇见“爱心”,这场奇妙的文化之旅更加精彩——高校学子助力非遗技艺传承路径探究社会实践队第二站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当“非遗”遇见“爱心”,这场奇妙的文化之旅更加精彩——高校学子助力非遗技艺传承路径探究社会实践队第二站

社会实践 |非遗技艺传承
 
近日,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高校学子助力非遗技艺传承路径探究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非遗技艺密码解锁队)从学校出发,前往社会实践第二站:蓝田县九间房镇公王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公王中学),与唐仲英爱心社的成员们一起,用实际行动助力非遗手工技艺传承。
 
 
高校学子助力非遗手工技艺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通过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得以维护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进而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之情。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文化多样性的贡献,让民族之魂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我们将会带领不同学校的学生们亲手体验制作漆扇、绘制马勺脸谱这两项手工技艺,并且我们自己做好了一些漆扇和马勺脸谱,届时会赠送给这些学校,留下一个小小‘非遗角’。”
实践小队为了探寻助力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新路径,在自身学习了非遗手工技艺的基础上,走出大学校园,走进高中、初中和小学,将制作漆扇与绘制马勺脸谱两项非遗手工技艺教授给不同年龄的学生,并与这些学校共同建立“非遗角”,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当“非遗”遇上“爱心”
“当得知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们在公王中学支教,我迅速与他们取得联系,把我们小队助力非遗传承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实践小队学生负责人刘艺说道。
非遗技艺密码解锁队几经辗转来到了公王中学,进入课堂后,小队成员悉心地向公王中学的学生们以及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们阐述了漆扇与马勺脸谱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
 
活动过程中巧妙融入互动环节,使得大家能够亲身参与制作漆扇与绘制马勺脸谱这两项珍贵的非遗手工技艺,深切感受到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实践小队成员孙晨博说:“很感谢唐仲英爱心社的同学们,积极地帮助了我们把非遗技艺带到公王中学的课堂里,让这些孩子们能够认识非遗,让非遗技艺能更好地传承去。”
 
 
小小“非遗角”文化好传承
非遗技艺密码解锁队的成员们提前制作完成了一些漆扇和马勺脸谱,并将这些手工作品捐赠给了公王中学,建立一个“非遗角”,让更多同学们能够看到漆扇与马勺脸谱,看到非遗之美。
小小的“非遗角”,承载了实践小队的期待,每一件作品,都是实践小队试图搭建起的一座桥梁,连接起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生根发芽,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技艺密码解锁队希望通过切身实践,将非遗技艺引入校园,让广大师生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帮助实践小队探索出一条新的非遗传承之路。
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实践小队的步伐也不会停止,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文化之旅的下一段精彩故事!
 
作者:刘艺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古建筑保护暑期实践团
  • 扬汉字传承之帆,颂千年华夏之蕴
  • 扬汉字传承之帆,颂千年华夏之蕴
  • 2024年8月16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情暖童心,守护花开”志愿服务团队奔赴第一师阿拉尔市幸福路街道新苑社区,成功开展了一场以
  • 08-20
  • 阳光能源助发展·智汇产业促振兴——巢湖学院“阳光智汇”团队赴金寨县开展光伏产业调
  • “携手凌云志,共筑法制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深入探访威海凌云志律师事务所
  • 云遥踏千里,星起寻梦同——记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梦起云滇·云岭寻梦”社会实践活
  • 实践振兴乡村 共赴创意未来
  • 在参与浙江农林大学“放己归岭”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调研考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高坞岭村,我们
  • 08-19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