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陷入泥潭,寻“宓”风光

发布时间:2024-10-03     阅读:
绍兴嵊州,人杰地灵,养育一方人情。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化瑰宝,这次队员的目光放在了非遗上,队员们探访了浙江泥人宓,找寻非遗的魅力。

炎炎烈日,队员们到达了浙江泥人宓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刚进门左手边的代序以及热情等候的朱先生和宓先生。引人注目的代序上写的是宓风光先生的名字来源、大致经历。
回望自己成长中的人生际遇,宓先生感慨万千艺术道路充满着曲折,除了勤奋和执着,还需要沉得住,耐得住寂寞,坚守住清贫。童年时代的宓先生,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他流过浪,扛过木头,拉过泥砖,浇过沥青马路,也做过雕花匠,岁月的种种磨砺在他的脸上和内心里留下了刚毅的特征。而这些由自己人生阅历得到的品质也为宓先生日后的作品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陷入泥潭”,也许是宓先生对自身投入泥塑创作的一种戏称,也许也是对自己能从从前艰苦飘渺的人生刚毅地走下来的一种感激。宓先生,陷入“泥潭”,度过“泥潭”,感激“泥潭”,怀着这样在痛苦中品味快乐心境进行艺术创作。

接着队员们在朱先生和宓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宓先生的作品展馆,经过朱先生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宓先生精于雕刻并擅毛笔速写、水愚人物、水墨漫画。专攻泥塑更以卓著之艺迹被列为中国三大泥塑流派之一,称为“浙江泥人宓”。宓先生也向队员们介绍了他的作品,其中包括泥塑、漫画、版画等等,让队员们深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表达含义。

在对宓风光先生作品有了一定了解后,队员们也与宓先生进行了座谈,宓先生讲述了自己走入这项艺术的契机,他首先接触到的是涂鸦,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后于十八岁当学徒做木雕,后来当地要办一个泥人厂,宓先生也被叫去参加,于是便开始了泥塑之路,一做便是四十多年,造就了现如今的成就。队员们积极提问,宓先生也十分乐于回答队员们的问题,解答队员们的疑惑。其中队员问到如何做到对艺术的坚持,宓先生回答道遇到问题要学会解决,慢慢克服躁动的心,静下心来去做事,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要是不走了也就不会进步,要是成功搬起这块“石头”便又是前进了一大步,要学会吃苦,增强自己的认知感。宓先生的回答让队员们收获颇丰,要学会坚持,学会吃苦,学会解决问题,对于生活中的“大石头”勇敢面对,积极应对,让自己在漫漫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枇杷夏韵,绘梦田园
  • 枇杷夏韵,绘梦田园
  • 嵊州枇杷皮薄汁多,酸甜适口,入口即化,风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嵊州枇杷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赞誉
  • 10-03
  • 陷入泥潭,寻“宓”风光
  • 陷入泥潭,寻“宓”风光
  • 绍兴嵊州,人杰地灵,养育一方人情。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文化瑰宝,这次队员的目光放在了非遗上,队员们探访了浙江泥人宓,找寻非
  • 10-03
  • 志愿行动,跨越数字鸿沟,助社区老人玩转手机
  •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今年暑假我在我们社区居委会参加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在这
  • 09-2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