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
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浸式语境,从词汇辨析到篇章解读,逻辑如经纬交织。板书设计中,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彩色标注突出重点,宛如一幅知识地图。优秀的教师能用生动的例子简化复杂的语法点,这让我看到了教学中创造力的力量。作文课上,教师俯身查看学生作文,及时纠正表达错误却不失鼓励,这般润物无声的引导,让我看见: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以专业素养为帆,用耐心化作春风,助学生在语言之海破浪前行。
二、实践淬炼:在课堂中磨真功
“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学到。”——本杰明·富兰克林
从旁听者到站上讲台,方知三尺讲台即是“练兵场”。九年级的课程更加注重复习和巩固,课程相对枯燥乏味。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我让学生们就现实场景展开辩论:“学校应该禁止使用智能手机吗?”他们热烈地争论着,运用我们学过的词汇和语法,哪怕词不达意。我还明白了“等待时间”的重要性;给学生多三秒钟思考,就能得到更有深度的回答。原来教学是一场“双向奔赴”,教师的用心设计,终会在学生的反馈中看见花开。
三、反思致远:于沉淀中明方向
当我在实习总结本写下“教学相长”时,忽然懂得:英语教学从来不止于语法词汇,而是用语言为窗,让学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以师者之心为桥,助他们走向更辽远的未来。未来,愿做永远“在路上”的学习者——带着观摩时的震撼、实践中的淬炼、反思后的沉淀,在英语教学的沃土上,播撒语言的种子,守护每一朵花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