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以铸魂育人赋能基层实践,切实增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自觉,7月3日,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青春筑梦·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商南县烈士陵园与湘河镇莲花台村,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锤炼过硬本领。

实践队在商南县烈士陵园合影

实践队在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合影
当日上午,实践队抵达商南县烈士陵园。该陵园始建于1960年7月,沿山势自南向北呈阶梯式布局。队员们沿青石台阶缓步而上,在刻有“商南英烈千古流芳”的烈士纪念墙前驻足瞻仰,深切感悟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实践队在烈士纪念墙前驻足
陵园烈士墓区安葬着223名烈士,其中60名有名可考,163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李春银、万文华等英烈忠骨安息,浩气长存。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举行默哀仪式,全体成员肃立鞠躬,向为民族独立献身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实践队了解张弦烈士事迹
实践队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默哀
步入英烈纪念厅,三个历史展区以锈迹斑斑的马刀、泛黄家书、磨破草鞋等革命文物,全景再现商南红色热土上的先烈功绩。队员们表示,将以“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让信仰之光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实践队参观英烈纪念厅
当日下午,实践队抵达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与长安大学驻村第一书记付石深入交流。付石书记介绍,自高校定点帮扶以来,团队通过组织、产业、智力、文化等多维帮扶举措,助力莲花台村实现显著发展。该村依托“生态、资源、文化”三大优势,践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理念,在长安大学支持下落地湘河精品西瓜示范园、自动化茶叶基地、桑葚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逐步形成农业稳发展、农民稳增收的“双稳”局面。

付石介绍长安大学帮扶工作情况

实践队参观长安大学帮扶成效
在付石书记引领下,队员们实地参观丹江干流上的莲花台水电站。这座当地重要能源设施年均发电量1.1亿度,承担着保障区域供电、助推地方经济的双重使命。参观中,付石书记介绍到电站建成缓解了陕南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资源向产业转化,赋能区域发展并改善老区民生。队员们在参观中深刻体会到科技在现代能源开发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坚定了服务基层、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莲花台水电站

实践队参观莲花台水电站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是无数先辈的负重前行,才铸就今日的盛世华途。青年学子应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乡村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用实际行动助力强国建设,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