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节水科技,访百年堡寨——“沙退绿进,你我共行”绿染民勤青年助农乡村振兴促进团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7月4日清晨,“沙退绿进,你我共行”绿染民勤青年助农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迎着昨天强对流风暴引来的暴雨,早早收拾好行囊,带着对民勤县如何在干旱中创造绿色奇迹的深深好奇,以及对这片土地厚重历史文化的探究热情,团员们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精神饱满地踏上了今日的考察之旅,决心用脚步丈量民勤的今昔变迁。
  
  
  
  节水科技馆求真知,民勤经验祝振兴
  
  队员们踏入民勤节水科技馆,映入眼帘的巨大水滴屏旁映着“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瞬间传递出这片土地与水抗争的紧迫感与坚定决心。面临全球水资源危机现状,每年约200万人因缺水丧生,而民勤也曾是风沙肆虐的荒漠,如今通过科学节水,滴灌技术,小麦种植节水率高达40%,亩产提升30%,已形成片片绿洲。围在节水农业模型前,仔细询问技术细节,真切感受到科技力量如何将涓涓细流汇聚成改变生态、滋养生命的磅礴伟力。这份来自基层、源自实践的“民勤经验”,不仅稳住了家园,更铺就了一条在干旱地区实现农业增效、生态改善的振兴之路,深深触动了每一位青年学子的心。一张张照片的记录,昔日黄沙漫天与今日片片绿洲的强烈对比,无声地诉说着民勤人民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智慧,坚定了团队成员为民勤绿化的决心。
  
  
  
  
  
  探访古堡触岁月,感悟民勤乡土情
  
  带着对节水的思考,团队来到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建筑——瑞安堡,古朴雄浑的堡墙引来队员们阵阵惊叹,在初步了解了瑞安堡作为防御工事和民居的历史背景后,青协的小伙伴热情邀请其他高校一起在此处留下属于他们的青春印记。深入堡内,这里已变身为民俗博物馆,三千多件文物静静诉说着民国以内的民间故事,等待着世人的探寻与聆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风起云涌的年代,每一块砖,每一道墙,都在讲诉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这趟“寻根”之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提升、环境的改善,更是对根植于土地的深厚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不让历史尘封”,瑞安堡的厚重,它所承载的民勤人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已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的心中,激发起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使命感。
  
  
  
  此行短暂而充实,青年学子们不仅切身体验民勤“沙退绿进”背后的科技力量,感受节水农业的非凡成就,更触摸到深植于土地的厚重历史文化脉络。在瑞安堡的砖瓦之间,团队成员们深化了对乡土中国的认知,增强了服务乡村、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此次实践只是开始,未来将持续关注民勤发展,积极宣传其节水经验与生态治理成果,并探索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绿染民勤青年的脚步不会停歇,青年助农促振兴的信念将更加坚定,他们期待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指导老师/陈美琪、陈安琪
  撰稿人/程钒、唐靖棚、胥鹏程、邓鸥娟
  摄影/刘霜、王浩
  供稿/大数据青年志愿者协会
作者:程钒、唐靖棚、胥鹏程、邓鸥娟    来源:大数据青年志愿者协会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瀚海展馆铭奇迹,学子下乡汲力量——“沙退绿进,你我共行”绿染民勤青年助农乡村振兴
  • 探节水科技,访百年堡寨——“沙退绿进,你我共行”绿染民勤青年助农乡村振兴促进团
  • 从课堂到宇宙—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带领学生解锁观星密码
  • 青春之声碰撞科学探索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走进常村镇中心学校对话求知学子
  • 探访宫颈综合门诊,感悟医者仁心担当
  • 甬财院学子进社区开展多元科普课堂 后塘河社区绽放科学艺术之花
  • 清风沐苗圃,廉洁润童心
  • 清风沐苗圃,廉洁润童心
  • 2025年7月2日,浙江工商大学食品青志安茗小队走进晨光社区,开展主题为“清风沐苗圃·廉洁润童心”的廉洁文化启蒙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
  • 07-05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