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嘱托,积极响应学校“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暑期社会实践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锋行直通车”乡村振兴促进团13名成员奔赴金华社区,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服务与科普启蒙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巧手”解难,服务乡邻零距离 促进团队一抵达社区,便迅速在广场设立便民服务点。听闻大学生志愿者前来义务维修,居民们纷纷送来家中“罢工”的电风扇、电饭煲、台灯等小家电。队员们化身“家电医生”,运用专业知识细致检测、精准排故。螺丝刀与电烙铁在指尖翻飞,汗水浸润着专注的脸庞,一件件故障电器在巧手中重获新生。一位拿到修好电扇的老伯连声道谢:“这些小东西修起来麻烦,扔了可惜,多亏了这些能干的大学生娃娃!”维修现场俨然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便民驿站。
“匠心”启智,科学探索趣味浓 与此同时,另一支小队将广场的另一半变成了充满童趣与创造力的“未来工程师”工坊。围绕激发小朋友科学兴趣的核心目标,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太阳能小车手工课。“大家看,阳光就是小车的‘隐形电池’!”队员用生动的语言揭开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孩子们在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拼接齿轮、连接线路、安装光板。当一辆辆亲手组装的小车在阳光下欢快跑动,孩子们眼中迸发出兴奋的光芒:“我的小车跑起来啦!太阳真的好厉害!”成功的喜悦与科学的种子,在此刻一同生根发芽,激励孩子们不断追求知识、勇于探索未知,最终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之花。
青春担当,时代脉搏共感应 活动不仅传递了实用技能与科学知识,更成为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实践课。团队成员感慨:“能用所学帮居民解决实际问题,那份信任与感谢是书本里学不到的满足。”社区张主任高度评价:“这些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服务,更是活力与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此次金华之行,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丈量乡土,在服务奉献中倾听民声,于科普实践中点燃童真。他们以专业技能回馈社会,用创新思维启迪未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助力社区发展的点滴,在时代脉搏的共振中,奋力书写着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编辑:向伶俐 潘阳骉 刘安童
摄影:刘安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