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本土文化根脉,感悟非遗传承力量,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兰启心光”实践队于7月8日走进兰溪市文化馆,开启与本土艺术的邂逅。兰溪市文化馆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是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图 1实践队员在文化馆非遗展墙前合影留念
队员们步入兰溪市文化馆,来到二楼展厅,目光瞬间被大厅陈列的兰溪非遗展品牢牢吸引:榫卯精巧的孔明锁透着古趣,红纸裁就的剪纸纹样灵动鲜活,墙上悬挂的戏曲人物画像衣袂翩跹,眉眼间仿佛藏着摊簧小调的婉转韵味。
图 2实践队员在认真观看兰溪非遗展品介绍
进入展厅深处,光线渐暗。古铜色展板在射灯下泛着微光:有诸葛亮后裔潜心研究先祖文化,有"断头龙"传人演绎刻入血脉的技艺,有天一堂传人研磨百年药方,还有艺术家将兰溪摊簧小调唱响世界。每个身影都在诉说着文化的传承。
每个人的故事都浸在时光里——有守着祖训的执着,有舞台上下的坚守,更有让乡土声音越传越远的热忱。队员们不由得放轻了脚步,目光掠过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脸庞,仿佛能听见龙鳞破空的脆响,闻到古籍散出的墨香,鼻尖还萦绕着天一堂药柜里飘出的当归与陈皮的药香,还有那带着兰溪水汽的小调,正从展板上轻轻漫出来。
图 3实践队员在认真观看非遗传承人简介
这次深入兰溪市文化馆的参观学习,让“兰启心光”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受触动。他们亲眼目睹、切身感受了兰溪非遗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生命力。诸葛八卦的千年智慧,中医药的济世仁心,断头龙的磅礴气势,摊簧小调的婉转悠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通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与热爱,才得以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们如同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兰溪沃土,连接着辉煌的过去,滋养着生动的现在,也必将孕育充满文化自信的未来。队员们表示,此次探访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未来将结合专业优势,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助力兰溪非遗的传播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