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碳索未来,化育未来”团队启程 创新电催化技术助力双碳目标
(本网讯 崔方方)炎炎夏日,青春激扬。2025年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碳索未来,化育生机”科研实践团队正式出征。在出征仪式上,团队成员身着统一队服,高举“碳”索未来,“化”育生机团队的旗帜。这支由8名研究生组成的青年科研先锋队,聚焦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前沿技术,以创新材料研发为核心,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化材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探索高效的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刻不容缓。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能将温室气体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碳索未来”之名,既点明了团队以二氧化碳为探索对象的核心使命,也蕴含了运用化学力量(“化”)培育(“育”)绿色生机(“生机”)的美好愿景,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

本次实践中,团队将科研创新与实地调研深度结合。在科研攻坚一线,成员们将扎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实验室,聚焦铜基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中的核心瓶颈,产物选择性与稳定性不足,大胆提出并验证氟掺杂氢氧化铜纳米线创新方案。每一次严谨的实验操作、每一组精确的数据分析,都是对物质世界深层规律的叩问与突破。
如今,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碳索未来,化育生机”团队,以“厚德重教 博学笃行”的校训为指引,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正式扬帆启航。他们将把青春的热情与智慧,融入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宏伟蓝图,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在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的交融中,奋力书写“碳索未来,化育生机”的璀璨篇章,为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预祝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