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集美大学青年学子走进泉州两大博物馆,探寻海丝历史与侨乡文脉

    2025-07-10    阅读:
    来源:集美大学
  7月6日,集美大学“数字赋能,文化兴闽”实践队来到泉州,先后探访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展了一场融合参观体悟与宣讲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实践队员们被馆内丰富的数字化展示手段深深吸引。电子展屏上,侨胞的家书中逐行显现,字迹里的乡愁跨越山海;数万条侨胞捐赠记录以动态图谱呈现,密密麻麻的光点汇聚成“侨心向国”的温暖轨迹。数字化展示让侨胞的故事有了温度,他们的家国情怀触手可及。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侨博馆展陈,林以桓摄)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另一番数字化图景同样令人动容。馆方采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刺桐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商船往来的动画场景里,各国商人与居民的身影交错;“泉州印度教造像舞姿”互动体验让队员们能亲手操作屏幕,跟随指引模仿造像中的经典舞姿,在肢体律动中感受古泉州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队员们一边体验沉浸式投影,一边感叹:“这些数字化手段让冰冷的文物‘活’了起来,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
  
(图为海交馆展厅“刺桐梦华图”全息投影,林以桓摄)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是历史的探寻者,更化身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结合所见所感,在各个展区利用数字化展陈讲解泉州海丝文化,同时策划并拍摄了宣讲视频,让更多人通过屏幕就能领略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海交馆宣讲,林以桓摄)
  
  从海外交通史的波澜壮阔到华侨史诗的荡气回肠,学子们读懂了先辈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更坚定了他们以创新方式传播家乡文化的信念。当古老文脉遇上数字技术,当青年力量对话千年历史,这座城市的故事正被赋予新的讲述方式,在青春的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