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青红实践:“茯”“靖”千万家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茯”“靖”千万家
2025年7月8日,吉首大学青年文化筑梦之旅团队深入靖州康源苓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生产区,开展产业链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在现代化车间见证茯苓加工全流程,并与企业领航者共话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升级路径。
车间实践:传统工艺与科技赋能技艺革新
由于茯苓的形态、规格大小不一致,很难统一采用机器去皮,仍是人工操作。团队成员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此项工艺,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而在恒温恒湿烘烤区,团队系统观摩无硫加工核心工艺。该区域采用45℃→55℃→40℃三阶段梯度温控技术,配合8组立体循环风机确保受热均匀,全流程禁用硫磺熏蒸,实时监测仪持续显示二氧化硫残留量"未检出"。

企业座谈: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在车间实践后,团队成员采访了康源苓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莉萍女士,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黄莉萍女士在退休之后因难舍故土情怀,不忍心看到靖州各位乡亲们守着“黄金土疙瘩”却过着穷日子,下定决心开始创业。该公司于2016年成立,2018年被认定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被授予“怀化市优质企业”,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未来,黄女士表示将会更加注重人才链的培养,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链价值的再造,进一步提高当地茯苓种植户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茯”“靖”千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乡村振兴指明根本方向。实践表明,青年群体以科技赋能生态资源转化,用专业能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来源:原创
作者:李湘媛
编辑:廖林莹
作者:李湘媛 来源:原创
社会实践推荐
- 舟韵青春行---红忆润心绘童梦
- 2025年6月29日下午,浙江舟山风澜州韵科普小队走进六横岛东靖社区,开启社会志愿服务之旅,队员们认真倾听老党员分享故事
- 07-10
- 兵魂铸童志,画韵绘新篇
-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兵译风华”实践队于2025年7月8日来到了烟台曙光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兵家文化趣味绘画活动。
-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