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血石镌千年 匠心传浙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青年大学生实践团赴临安开启鸡血石文化传承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在这个盛夏七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鸡血石上话传承,代际接力守匠心”为主题,深入杭州临安区,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化鸡血石雕技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之旅。团队成员通过走访大师工作室、对话非遗传承人,深入探索了千年石雕技艺中的匠心传承与创新脉搏,以青春的脚步丈量文化共富之路。


图为师生参观鸡血石博物馆合影

  抵达临安昌化鸡血石博物馆后,团队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友杰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文化与艺术的深度之旅。展馆内,一块块昌化鸡血石色泽艳丽、质地温润,或被雕刻成精美的摆件,或被打磨成别致的印章,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钱友杰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鸡血石的品种、产地、形成过程以及雕刻工艺,带领大家从一块普通的石头,看到了它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化身为艺术品。同学们一边仔细观赏展品,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对昌化鸡血石的文化内涵与雕刻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图为馆内收藏的鸡血石展品

刀笔刻春秋,大师话传承

  昌化鸡血石,因其独特的血色纹理被誉为“石中皇后”,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匠人智慧。在昌化鸡血石博物馆,实践团队员们有幸拜会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省级非遗传承人钱友杰。钱高潮大师向队员们动情讲述鸡血石雕的历史与传承。钱大师表示,鸡血石雕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艺术的追求。“石头不说话,但作品会替匠人发声。”四十年刀耕不辍,守正中孕育新章,这是每一位传承人的使命。

  图为钱高潮大师接受采访画面

  图为钱友杰大师接受采访画面

传统是根,创新是翼

  在潘汉斌的工作室,队员们感受到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潘汉斌作为浙江省非遗项目(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从艺四十余载,始终坚持“传统是根,创新是翼”的理念。当实践团成员吴梦如提出“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鸡血石雕”这一问题时,他凝视着工作室里斑驳的石屑回答:“现在的大环境里,年轻人有他们的星辰大海,传承要像鸡血石的‘活血’——不能硬灌,而要浸润。”他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非遗技艺的兴趣与热爱。

  图为潘汉斌大师接受采访画面

青春印青石,浙脉永流传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鸡血石雕的历史与现状,更看到了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潜力。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成为文化共富的“凿光者”,以实际行动守护非遗技艺,传承匠心精神。

  鸡血石雕技艺的传承,不仅是一门技艺的延续,更是浙江精神的生动注脚。从宋代的采石工艺到当代的石雕艺术,鸡血石见证了浙江人民的智慧与坚守。正如钱高潮大师所说:“石头不说话,但作品会替匠人发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队员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非遗文化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数字化浪潮中继续绽放光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吴舒悦 郑笑笑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知识启童智,宣讲育童心
  • 知识启童智,宣讲育童心
  • 7月3日,幸福街道桃源社区幸福花园网络党群服务站内暖意融融,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与农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在此开展主
  • 07-11
  • 古尔邦节聚民心,民族团结促发展
  • 古尔邦节聚民心,民族团结促发展
  •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民韵飞扬,薪火相传促和谐”实践团为庆祝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07-11
  • 薪火传家风,美德润人间
  • 薪火传家风,美德润人间
  • 7月2日下午,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与农学院的学生和各社区在幸福路街道办事处举办了“涵养好家风,共筑家国梦”为主题
  • 07-11
  • 德州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数字化赋能曹县汉服产业传承与创新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义旅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汉水奥秘,润童心成长”的暑期爱心课堂
  • 07-1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