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杭州师范大学“救在浙里”红十字会急救科普小分队怀揣着热情与责任,踏上了社区入户走访的社会实践之路,旨在宣传以及普及急救知识。
入户时,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到一户都先了解家庭构成,再针对性调整宣讲内容。面对有儿童的家庭重点讲解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遇见独居老人则反复演示跌倒后的自我保护与求助技巧。
在三楼李阿姨家,小分队成员张同学用模型演示海姆立克法时,李阿姨突然红了眼眶:“前年我小孙子吃花生卡着了,当时全家都慌了神,要是早知道这个方法就好了。”小分队成员立即手把手教她操作要领,直到李阿姨能准确完成整套动作。离开时,李阿姨特意把急救手册贴在冰箱上,说要让儿子儿媳也好好学习。
走访到独居的王大爷家时,小分队发现老人患有高血压,却不知道突发中风的应急处理。他们耐心讲解“FAST 原则”——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手臂能否抬起、说话是否清晰,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拨打120。王大爷认真记在小本子上,还让成员把急救电话设成快捷拨号。
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这次活动填补了家庭急救知识的空白,后续将联合志愿者开展季度性复训,让急救技能真正扎根社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也深有感触:“课本上的知识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看到居民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这次社区入户走访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他们深入了解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这次活动如同一颗种子,将急救意识播撒在社区每个角落,用青春力量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