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武汉晴川学院美育浸润计划实践团的 20 余名师生,前往崇阳县青山水库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生态调研与创意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数字艺术与自然生态的深度融合路径,为乡村美育课程的开发积攒优质素材。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借助无人机航拍、延时摄影等先进技术,从多个角度细致记录水库的生态景观。这座始建于 1967 年的青山水库,不仅拥有 7600 万立方米的蓄水量,更保持着 Ⅱ 类优质水质。数字艺术专业的王同学感慨道:“水库的波纹、山影以及完整的生态链,都是极为难得的数字创作素材。”


研学团队别出心裁地将数字技术融入自然观察中:后期组已着手制作 “水美青山” 科普短片。带队教师李紫薇表示:“这种跨界融合的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为乡村美育提供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摄影组为团队成员拍摄了个人照片,用于后期微课的个人展示海报制作。经过精心设计与排版,这些海报不仅能吸引学习者的目光,还能清晰传达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特色,为微课增添更多个性化元素。
据了解,此次研学的成果将转化为青山中学的美育课程,通过数字艺术的形式,让乡村学生真切感受生态与科技的双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