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支教遇上甲骨文 以文化之魂点亮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2025年6月30日,"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抵达河南省林州市申家泊希望小学,开启甲骨文特色支教之旅。支教,是跨越山海的教育接力;甲骨文,是中华文明三千年的文字密码。当青春热血与古老符号相遇,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奇妙碰撞由此展开——以体育激活文字灵韵,以美育浸润传统之美,以德育厚植文化根基,“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以文化之魂点亮乡村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在汉字源头处,聆听中华文明从远古传来的低语。
寓甲骨于体育,在跃动中解码文字基因。
甲骨文是“画出来的文字”,其象形特征与人体动态天然契合。七彩圆梦支教团教师将甲骨文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生跳“甲骨文体操”,孩子们用身体摆出“人”“大“舞”等字形,在律动中理解汉字结构之美;体操与文化的交融,让抽象符号在运动中“活”起来。
寓甲骨于美育,在折纸中探寻传统之美。
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开展猜甲骨文特色手工课,课堂上,支教教师创新性地将甲骨文知识与空间认知、色彩搭配相融合,以折纸的方式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传授甲骨文知识。孩子们围坐课桌,在折痕交错间,探寻甲骨文的古朴韵味。这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厚植了孩子们的文化认知,培养审美与创造力。
寓甲骨于德育,在传承中滋养精神根系。
甲骨文不仅是文字,更承载着“敬天爱人”“自强不息”的中华文化。“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教师们以德育为纲,通过讲述“孝”“仁”等甲骨文字形演变,剖析汉字中蕴含的伦理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尊老爱幼、和睦待人的传统美德;结合甲骨文记载的历史故事,开展“甲骨文里的家国情怀”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国”“家”等文字溯源中,感悟责任与担当。学生在学习和传承甲骨文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的坚守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擦亮文化底色,培育文化自觉。
支教与甲骨文的相遇,是古老与现代的双向奔赴。体育的活力、美育的灵动、德育的深邃,共同编织成文化传承的网络。正如一位支教老师所言:“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把钥匙——帮孩子们打开属于自己的文化宝库。” 当乡间的读书声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共鸣,教育的意义便超越了课堂:它让文明的血脉,在每一颗童心里生生不息。
作者:刘子涵 来源:“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
社会实践推荐
- 探寻松溉古镇,传承匠心油伞
- 7月13日,东方语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实践团奔赴重庆市永川区松溉古镇,开启了一场探寻油纸伞古法技艺奥秘的文化之旅。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