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蓝染童心传古艺,绿动少年探未来——高塘岛学校夏令营第三日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2025年7月16日,朝阳为高塘岛校园镀上一层金色,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成员满怀热忱到校,开启暑期假日课堂第三日活动。在夏令营第三天的活动中,传统扎染技艺、职业兴趣探索和低碳环保实践三个特色课程轮番登场,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互动游戏中种下梦想种子。
 
古法新韵:当草木染遇见童真创意
  “老师,我知道!这是靛蓝色!”孩子们清脆的应答声点燃了课堂。一场关于传统色彩的竞猜游戏,让这些源自自然的美丽颜色深深印在孩子们脑海中。
  游戏后,老师顺势引出主题,指着古画中古人的服饰讲解:“这些温润雅致的色调,大多来自大自然的草木花叶,这就是‘草木染’的奥秘。”当提及草木染与扎染结合可制成衣服、包包等工艺品时,孩子们更是满眼期待。与此同时,姚老师补充道:“古人还用海边贝壳提炼色彩呢!”她笑言“生物染”需大量贝壳,其特殊气味让古人“又爱又怕”,逗得同学们大笑。​
  最热闹的当属小小设计师环节。孩子们在白纸上勾勒出裙子、外套的轮廓,五彩画笔在纸上“舞动”,有的画满海浪纹,有的缀着花草图案,一个个充满创意的设计跃然纸上。作品展示时,孩子们举着画纸,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充满了欢乐与创意。​

  
寻梦群岛:发现心中的热爱
  第二节课上,孩子们化身海洋探险家,前往六座岛屿探索兴趣的秘密。老师结合生活实例解析兴趣内涵:“稳定投入、持续关注、主动参与,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兴趣。”随后的“打包兴趣”环节,孩子们争相分享:“我喜欢打羽毛球”“我喜欢做手工”,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笃定。
  “岛屿探险”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你画我猜”游戏中,小画家们在黑板上尽情挥洒创意,围观的同学纷纷举手抢答,现场热闹非凡;“表情密码”游戏里,小组同学用抽到的表情尝试说服他人,趣味互动间藏着对沟通的思考。
  分享环节,孩子们畅谈与兴趣相关的梦想,“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舞蹈家”等话语接连响起,一个个小小的梦想在兴趣的滋养下悄然生长。


绿色行动:小小改变守护地球
  午后的科普课上,“碳碳号”列车载着同学们开启了低碳探索之旅。徐老师从生活经验切入,结合冰川融化的震撼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碳排放影响。随后,“碳”索者行动展开:从空调调至26℃更省电,到食堂践行“光盘”举措,徐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减碳实用妙招。在家庭“碳索者”活动中,孩子们动手改造纸袋,“我的纸袋能当书架!”一名学生举着作品分享,将“循环用”理念落到了实处。
  趣味游戏环节,抢答声接连不断,大家在互动中巩固低碳知识。最后,孩子们在“承诺树”写下“随手关灯”“双面用纸”等承诺,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日常习惯,让低碳意识深植于心。整堂课生动有趣,为孩子们播下绿色生活的种子。

  
  巧手生花:体验扎染的魔法
  课堂上,教师先播放象山非遗草木染视频,结合知识问答,系统讲解传统扎染文化,阐述蓝草染色的古老技艺与自然馈赠。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体验扎染技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折叠、扭曲、捆扎等手法,在白色布料上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形态。随后,他们谨慎地将布料浸入染料,轻柔搅拌,确保着色均匀。随着时间推移,拆开棉线,蓝白相间的图案逐渐显现,素白布料染上缤纷色彩。一件件作品灵动别致,教室里满是创作的欣喜。
  这不仅是手工创作,更是对扎染的再认识:从非遗文化中蕴含的匠艺传承,到染品肌理间显现的自然印记,同学们在分享时谈及“扎得越紧颜色越浅”的发现,让寻常布料成为串联传统、自然与创意的纽带。

  
  尾声:蓝白交织的成长印记
  暮色渐浓,第三天的活动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落下帷幕。指尖的创意、探索的热忱、环保的初心,已悄然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印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实践成员们将继续深耕课堂,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温暖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光芒,书写更多动人的故事。
作者:叶可可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海南大学学子深入冯家湾渔业产业园解码自贸港青年科学家精神密码
  • 重庆永川松溉镇:非遗油纸伞,在祖孙传承与夫妻协作中延续匠心
  • 长安大学联合多所高校赴陕西商南开展文旅研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一伞藏千年,匠心撑古今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