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10日,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宛城古河焕新颜,青春实践展担当” 社会实践队走进南阳护城河、梅溪河等流域,以实际行动参与河道环境巩固与安全防护提升工作,用青春力量为城市生态与居民安全添砖加瓦。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队员们的身影与古河的晨景交相辉映,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护河行动。
实践队成员们身着统一实践服,为古河沿岸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按照河道分布情况,分成多个小组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大家手持夹子、网兜等工具,沿着蜿蜒的河岸细致排查。草丛中隐藏的烟头被夹子精准夹出,石缝里卡着的塑料袋在队员们的耐心抠挖下露出全貌,河面上漂浮的塑料瓶、泡沫块则被网兜轻巧捞起。对于那些被淤泥半覆盖的垃圾,队员们更是不怕脏累,直接徒手清理,让本就整洁的河道环境更显清爽。汗水顺着队员们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在环保宣传方面,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精心设计的防溺水宣传册让人眼前一亮。宣传册采用折叠式设计,封面以南阳古河的标志性景观为背景,古朴的石桥、摇曳的垂柳与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优美画卷。内页更是图文并茂,不仅用生动的插画普及了 “不到深水区嬉戏”“远离无防护岸边” 等安全知识,还巧妙融入了南阳古河文化元素,像河岸边的历史典故、古桥的传说故事等,让读者在了解安全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古河的文化底蕴。这些宣传册在周边社区、学校发放时广受好评,不少家长拿着宣传册和孩子一起阅读,“这种结合了本地文化的宣传方式,孩子看得认真,记得也牢。” 一位社区居民笑着说。

沿岸的手绘标语牌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这些标语牌采用木质材料,边缘经过精心打磨,呈现出自然的弧度。“护一河清水,留一城记忆”“戏水虽乐,安全第一” 等创意标语,以活泼的卡通字体书写,搭配着鲜明的色彩:明黄的底色上,绿色的荷叶、红色的鲤鱼等图案栩栩如生,既与古河的自然景观相协调,又以灵动的视觉效果吸引着路人目光。在护城河的一处转角,一块标语牌上画着队员们清理垃圾的卡通形象,旁边配着 “你我多一份行动,古河多一份洁净” 的标语,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环保的理解。这些标语牌不仅强化了居民的环保与安全意识,也为古河增添了浓浓的青春气息。
此外,队员们还对河道沿岸救生圈、警示牌等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他们沿着河岸一步一步仔细查看,每遇到一个救生圈,都要检查其是否牢固固定、充气是否充足、救生绳是否完好;对于警示牌,不仅要看文字是否清晰,还要检查支架是否稳固。在梅溪河的一段浅滩处,队员们发现一个救生圈的挂钩有些松动,立刻在本子上详细记录位置和情况;护城河的一处警示牌被树枝遮挡,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树枝修剪整齐,让警示信息清晰可见。排查过程中,队员们详细记录下 10 处救生圈老化、5 块警示牌模糊等情况,并及时整理成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实践虽短,但大家深刻体会到,守护古河需要持续发力,未来也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

如今,南阳古河碧波荡漾,岸边整洁有序。河面上,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岸边,居民们悠闲地散步、聊天,享受着古河带来的惬意。此次实践不仅巩固了河道治理成果,更让生态保护与安全防范的理念深入人心,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宛城古河的长久美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