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守护银龄,筑防失能”实践团携手浙二医院的三位老师,分别前往南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海月桥、馒头山、美政四个卫生服务地点,以专业知识为笔、青春热情为墨,通过生动宣教、互动实践等形式,将失能预防知识送到老年人身边,用学子担当为社区银龄群体的健康添砖加瓦。
相较于之前在社区零散的实践,在南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展现出更为系统和专业的一面。这里不再只是知识宣讲的场所,更成为了银龄群体健康咨询与心灵慰藉的港湾。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以生动且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老人们讲解失能的成因、预防要点。而在随后的互动环节,真正的温暖时刻悄然开启。“我最近老是感觉腿没力气,走几步就喘。”“我晚上起夜次数多,这会不会有啥问题?”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自己的健康困扰。实践队员们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眼神中满是关切。他们或轻轻握住老人的手,或微微前倾身体,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话语给予解答与建议:“爷爷,您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腿部肌肉锻炼,比如坐在椅子上抬腿。”“奶奶,起夜频繁可能和您的饮食、喝水习惯有关,咱们可以调整调整试试。”这样温情的话语在各个站点上演,为老人们的心灵带去了阵阵暖意。
这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团在南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三楼会议室里召开了一场简短却真挚的总结会。队员们围坐一堂,褪去了服务时的忙碌,分享着连日来的感想与收获。“第一次面对老人的健康困惑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终于能从容回应了。”一位队员笑着说,眼里闪着成长的光芒,浙二医的老师接过话头:“看到同学们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还能带着温度去沟通,这就是大家最珍贵的收获。”你一言我一语中,既有对专业能力提升的欣慰,更有对“守护”二字更深的理解——这次的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靠近。简短的总结会,让大家在交流中汲取力量,也为接下来的实践注入了更坚定的信念。
在这场关爱银龄的征程中,“守护银龄,筑防失能”实践团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他们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成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老年群体预防失能、拥抱健康的前行之路。知识在传递,关怀在流淌,信任在凝聚,他们为“老有康养”的美好愿景注入蓬勃力量,也在老人们的笑容与信任中,书写着青春最动人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