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3日,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红色足迹,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和滨州市,深入乡村与红色革命基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此次调研旨在探究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作用与发展路径,挖掘成功经验与现存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6月30日清晨,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崇敬与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调研团队开启调研,首站抵达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这里是红嫂故事的重要发生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走进村庄,调研团队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红嫂文化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心中的精神支柱。一位老人在红嫂纪念馆周围的长廊售卖水果,她热情地向队员们讲述着自己所了解的红嫂文化。她感慨地说:“红嫂文化的开发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子穷,现在靠着红色旅游,生活越来越好了。”的确,常山庄村借助红嫂文化,修建了纪念馆,发展起旅游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据村民们介绍,每逢。节假日,村里热闹非凡。

图 1采访常山庄村村民 通讯员贾思雨摄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村民反映,红色资源的建设存在占用耕地和村民居住房屋的情况。尽管政府为村民新建了住所,但新住所仍存在诸如房屋质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一位村民无奈地说:“房子是新的,可有些地方总是修不好,生活起来不太方便。”这些问题引起了调研团队的高度关注,团队成员记录了村民的诉求,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7月1日,团队来到孟良崮纪念馆。馆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许多以单位团队形式前来的参观者。他们怀着崇敬之心,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调研团队采访了一位身着军装的退役老兵。老兵回忆道:“我对孟良崮战役的故事是从老人那里听说的,但具体经过不太清楚。这次跟着书记带领的团队来参观,就是想更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在参观完纪念馆后,老兵深受触动,他激动地说:“这里的一切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军人的艰辛与伟大,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当被问及对纪念馆的看法时,老兵称赞道:“这个纪念馆建得真好,沂蒙精神革命根据地名气大得很,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参观,肯定能给这里带来大发展!”

图 2采访参观孟良崮纪念馆的退役老兵 通讯员贾思雨摄
7月2日,调研团队抵达蒙阴县烟庄村。上午,队员们与蒙阴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展开座谈。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蒙阴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红色文化成为重要引擎。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更加宽敞平坦,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绿化也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满意度很高。为了凝聚村民共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村里经常开展红色宣讲活动,邀请专家走进社区、村庄,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红色旅游规划方面,工作人员透露,红色文化研学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蒙阴县专门设计了红色研学地图,建设了多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今年,还邀请了省级专家,对蒙阴县未来十年至十五年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力求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建纪念馆可能占用耕地的问题,工作人员回应:“目前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已建设完成,不存在占用耕地的情况。后续项目建设确实可能面临这类问题,但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加强监管,确保耕地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

图 3与蒙阴县工作人员座谈 通讯员贾思雨摄
7月2日下午,调研团队走进沂蒙六姐妹故居及事迹陈列室,与工作人员徐敏安(沂蒙六姐妹之一伊延珍的儿子)深入交流。徐敏安介绍,暑期将有大学生来此支教研学,红色教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参观者,节假日旅游团、党性教育团队尤为集中。
故居以张玉梅及其母亲故居为基础扩建,不仅是红色教学点,更成了乡村对外窗口。现场,他唱起母亲教的识字班歌,红色记忆代代相传。“游客带火了蒙阴蜜桃,抖音等电商让水果远销全国,村民收益大增。”他说,村里借红色教育平台吸引资源,正提升全国妇女教育基地影响力。
谈及本地情况,徐敏安提到,依托红色产业,村里土路变硬化路,垃圾清零,路灯明亮,游客称赞“环境好、空气清”。但村庄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多外出,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仍处于初步阶段,村民盼高科技尽快落地,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青年们看到家乡的潜力和希望,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图 4与临沂六姐妹事迹陈列室工作人员徐敏安合照 贾思雨摄
7月3日,调研团队来到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和吕艺镇高渡村以及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史料展示,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渤海地区的革命历史。当地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打造了集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在吕艺镇高渡村,队员们发现这里将红色文化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了红色文化体验、红色研学等产业,村民们借助红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则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图 5在滨州市吕艺镇高渡村合照 赵梓荟摄
此次调研,团队深入乡村,倾听百姓声音,触摸历史脉搏。成员们看到了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带来的蓬勃活力,也发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成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调研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关注乡村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让广大乡村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