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包装袋上藏着哪些“安全密码”吗?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维权呢?7月16日,山东大学青鸾实践团来到济南莱芜都市花园社区,共计40余人一起解锁“食品安全秘籍”!
实践背景
青鸾实践团走访青岛多处地标,包括小鱼山、信号山及蓝谷人才公园,与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游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生物常识的了解尚显浅薄,对消费者维权的认识也亟需加强。基于这一调研结果,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深化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推广维权理念的决心。为此,青鸾实践团成员精心筹备,计划在山东的多个城市开展一系列线下宣讲活动,以期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考虑到青岛、济南等地区的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较高,但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当地深入推广食品安全和维权知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为了让民众了解食品安全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增强辨别能力,熟悉维权途径,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青鸾实践团于7月16日前往济南莱芜都市花园社区,面向社区学生与工作人员这一关键群体展开宣讲活动,共计40余人参与,宣讲主题为“食品安全中的生物常识与消费者维权”。
走进宣讲
亮点一:化“抽象”为“灵动” 宣讲伊始,青鸾实践团成员运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图例为社区孩子们介绍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十大健康食品等概念,并通过手中的食品样品讲述了包装袋上的秘密,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生活技能!
亮点二:以“例”为鉴知危险 随后,成员们为社区学生和工作人员讲解食品安全问题所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具体的案例,描绘食品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沙门氏菌污染导致的上吐下泻、黄曲霉毒素引发的癌症风险、农药残留造成的肝肾功能损伤等。深入浅出地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以及在健康防护和日常饮食安全中容易忽略的方面。
亮点三:法律里的食品安全 为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成员们还介绍了《食品安全法》这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基石,阐述了法律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违法添加物的严格禁止等核心规定与标准。
亮点四:让“安全”走进生活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宣讲团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结合日常生活情景,如购买食品、烹饪食品、储存食品,通过“提问+总结”的形式为学生归纳出食品安全卫生七要素,希望学生今后选择新鲜事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实践意义
意识的唤醒 本次宣讲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普及,是一场健康意识与维权能力的双重赋能。它不仅是对“食品安全中的生物常识与消费者维权”的深度解读,更是对居民健康生活的真诚守护,旨在唤醒社区每一位居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与主动维权的意识。
习惯的播种 此次宣讲活动像一股清泉,悄然渗透到社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推动了健康生活方式与维权观念的普及。它促使居民重新审视日常饮食中的潜在风险,反思消费行为中的维权疏忽。在这场认知升级中,食品安全知识不再是抽象概念,依法维权不再是遥远流程,而是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的自觉习惯,共同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注入持久动力!
内容源自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鸾”赴豫鲁赣等地实践团
文字|李屹佳
编辑|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