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脱贫密码,助力乡村振兴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宁弘德”实践团队第四日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7月13日讯(通讯员 郑蜜 金奕汝)
  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历程、感悟乡村振兴活力,7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宁弘德”实践团队前往福鼎市赤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在扶贫展馆中追溯脱贫足迹,在茶商交流中探寻产业密码,在助农直播中践行青春担当,度过了意义深远的一天。
  走进扶贫展馆,回望脱贫征程
  清晨,“赴宁弘德”实践团队从宁德市区出发,一路向北。车子驶离市区后,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林立变为连绵青山,约两小时车程后,赤溪村的轮廓在绿意中清晰起来。
  上午,团队首先走进中国扶贫赤溪展示馆。数字化展厅的幕布生动展示了赤溪村的脱贫历程,从曾经的贫困落后到如今的繁荣兴盛,一幕幕画面串联起村庄的蜕变轨迹。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展示馆。馆内一张张照片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土坯房、泥泞路,与如今整洁的村容村貌、宽敞的硬化路交相辉映。讲解员细致讲述着赤溪村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故事,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爬坡过坎的坚持与不易。成员们驻足凝视,深刻体会到“脱贫”二字背后凝聚的无数心血与汗水。
  走访当地茶商,探寻产业智慧
  午后,实践队成员们走访了当地茶商。在茶香四溢的茶厂里,大家一边品尝今年的新茶,一边与茶商深入交流,了解白茶的前世今生。从茶树种植的精细讲究,到“日晒萎凋”等传统工艺的独特奥秘,再到近年来借助电商平台将茶叶销往全国各地的创新实践,一杯清冽的白茶,不仅承载着赤溪村“靠山吃山”的生存智慧,更成为产业扶贫的鲜活样本。成员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对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对话村书记,展望振兴蓝图
  随后,团队有幸采访了赤溪村的吴书记。谈及村里的产业规划,吴书记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介绍道,村里除了持续做精白茶产业,还在积极谋划将生态旅游与民俗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村民的钱包更鼓,让外出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创业。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乡村未来的憧憬,也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
  开展助农直播,践行青春担当
  夜幕降临,团队返回酒店驻地,开展了首次助农直播。成员们两两一组,轮流走到镜头前,向网友们展示虾干和福安巨峰葡萄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介绍产品特点,有的负责回复弹幕提问,有的负责打包准备,忙得热火朝天。看着弹幕中网友们对农产品的浓厚兴趣,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一部手机、一个镜头,就能将大山里的好东西送到全国各地。
  从扶贫展馆里的历史回响,到茶厂里的烟火气息,再到与吴书记交流时感受到的蓬勃朝气,最后到助农直播的亲身体验,一天的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扶贫第一村”的分量——它不仅是一个标签,更是一群人用几十年时间,将“不可能”变为“了不起”的生动注脚。接下来,团队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者:郑蜜 金奕汝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学院合作探索非遗手工艺传统与现代链接实践团赴凤翔探访木版年画
  • 青春力量驻基层,实践服务显担当——循梦实践团入户走访与社区事务助力纪实
  • 在莱芜,解锁“舌尖安全”——山东大学青鸾实践团开讲啦!
  • “利剑护航,法治星火燎原”实践团:反诈普法,情系彭州关口社区
  • 揭秘冰爽背后的秘密: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三潭社区
  •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淮北革命精神
  •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淮北革命精神
  • 2025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淮北市博物馆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团队提前备好资料和调研问题,在馆内红色展区通过
  • 07-2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