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士泽,来自青阶筑梦实践队。探访过古老的“三孔”,我们团队追寻着孔子诞生的足迹,来到了曲阜城东南约三十公里处——尼山。这里,是孔子的诞生地,被誉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如今,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山水间,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拔地而起:尼山圣境。它不仅是追思圣贤的朝圣之地,更是一座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意的文化体验园,一场关于“礼乐文明”的沉浸式盛宴。而我们青阶筑梦实践队此行,怀揣着连接古今的使命,在这片新生的文化沃土上,化身文化体验引导员与礼仪传播志愿者,为四方游客提供免费的导览讲解与互动体验协助。
初遇:圣水湖畔的恢弘气象与公益的启航 抵达尼山圣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碧波荡漾的圣水湖。湖光山色间,一座高达七十二米的巨大孔子像背山面湖,巍然矗立,神情慈祥而睿智,仿佛穿越时空,静观着这片孕育了他的土地。雕像的宏伟尺度,瞬间让人心生敬畏。沿湖而行,草木葱茏,清风拂面,心也随之沉静下来。就在景区入口广场和圣水湖畔的主要观景平台旁,你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青阶筑梦实践队的身影——身着统一队服,佩戴醒目标识。我们在这里免费为游客提供尼山圣境的核心景点导览折页,上面清晰标注了大学堂、金声玉振演出、灯光秀等精华项目的位置与时间,并特别标注了我们的公益服务点(主要集中在大学堂入口、灯光秀观礼区等),帮助大家高效规划这场文化探索之旅。
穿越大学堂:礼乐殿堂,公益相伴 尼山圣境的核心建筑,当属气势磅礴的“大学堂”。这座依山而建的恢弘殿堂,内部空间宏大深邃,集文化展示、讲学体验、仪式演出于一体。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了儒家文化的艺术圣殿:
仁厅与义厅:踏入大学堂,首先迎接游客的是高耸的仁厅与义厅。巨大的廊柱、精美的彩绘穹顶、寓意深刻的浮雕壁画(讲述孔子生平与儒家思想精髓),无不震撼人心。许多游客被其宏伟所慑,却可能对繁复的装饰细节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到迷茫。我们的队员便常驻于仁厅入口或廊柱之间,手持辅助讲解图板,为游客解读壁画故事、建筑象征(如七十二贤廊柱寓意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以及“仁”、“义”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将视觉震撼转化为文化认知。
礼厅与乐厅:继续深入,是庄重的礼厅与和雅的乐厅。这里通过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生动展示古代礼乐文明。在礼厅的“拜师礼”体验区旁,我们设立了重要的服务点。队员们会热情引导游客参与(尤其适合亲子家庭或研学团队),讲解古代拜师礼仪的规范与意义,甚至协助整理衣冠、示范动作,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在乐厅的编钟、古琴等传统乐器展示互动区,我们队里的文艺骨干会主动上前,介绍乐器知识,鼓励游客尝试简单的演奏,感受“乐以和其声”的儒家教化思想。
信厅与智厅:再往上,是体现“智”、“信”的殿堂。这里常设有国学讲座、手作体验(如手读论语、香囊制作、拓印等)区域。在这些互动性强的空间里,我们的队员更像贴心的文化助手。我们会在手作体验台旁协助老师分发材料、维持秩序,在手读论语区引导游客选择章节、静心书写,在讲座区帮助维持安静环境。一句及时的指引,一次耐心的协助,都能让游客的文化体验更加顺畅和深入。
金声玉振:演艺华章,公益导赏 来到尼山圣境,绝对不能错过大型礼乐演艺《金声玉振》。这场融合了诗、乐、舞、礼的精彩演出,以四季更迭、人生九大阶段为线索,艺术化地演绎了“由凡入圣”的君子成长历程,展现儒家“明礼生活方式”。演出场面恢弘,意境深远。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演出内涵,提升观演体验,我们实践队在演出开始前半小时,会在剧场入口附近设置公益导赏点。队员们利用图文资料,简要介绍演出的篇章结构(如开笔礼、加冠礼、婚礼、祭礼等)、核心思想、艺术特色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这份观前导赏,往往能让观众在随后的演出中收获更深层次的感动与理解。演出结束后,我们也乐于解答观众关于剧情、文化背景的疑问。
尼山圣秀:星空下的礼赞,公益守护 当夜幕降临,尼山圣境迎来另一场震撼——尼山圣秀(灯光秀)。以天地为幕,以山水为景,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在尼山山体、圣水湖面及孔子像上演绎如梦似幻的光影故事,展现孔子思想的光辉与中华文明的璀璨。湖边开阔地带是绝佳的观礼区。在这片人头攒动、光影变幻的区域,我们实践队队员化身为秩序引导员与文明守护员。我们手持醒目标识牌或荧光棒,在人流中引导游客有序观看,提醒注意脚下安全,看护好老人小孩。同时,我们也会轻声劝导游客不要拥挤推搡、不乱丢垃圾、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沉浸式体验,共同维护这场星空下文化盛典的秩序与美感。守护这份光影中的礼赞,也是守护一份共享的文化感动。
我的感悟:源流、创新与我们的桥梁 朋友们,尼山圣境之行,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对话。它让我深刻感受到:
圣源之地的永恒魅力:脚踏孔子诞生之地,呼吸着圣源山水的气息,那份文化根源的亲近感无可替代。
传统与现代的智慧交融:大学堂的恢弘、金声玉振的演绎、圣秀的璀璨,无不体现着用创新方式诠释、活化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与无限可能。
沉浸体验的力量:在这里,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看、可听、可触、可感的立体体验,更能深入人心。
而作为青阶筑梦实践队的一员,在尼山圣境这片创新的文化热土上,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传承,既要守护根源,也要拥抱时代;既要深刻理解,也要善于表达。我们提供的公益导览讲解,是帮助游客读懂大学堂的建筑语言;我们协助的礼仪体验与互动活动,是让游客亲身触摸礼乐文明的温度;我们维护的观演秩序,是保障这份文化感动能更好地传递。每一次讲解、每一次引导、每一次协助,都是我们试图在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游客之间,在宏大的场景与个体的体验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让我们对文化创新传播和青年服务实践有了更鲜活、更生动的认知。在尼山璀璨的星光下,我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使者。
如果你渴望在山水之间感受圣贤的诞生地,如果你想体验一场融合传统与科技的文化盛宴,那么,尼山圣境绝对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选择。相信我,当你仰望那座巍峨的孔子像,当你漫步在宏伟的大学堂,当你沉浸在金声玉振的乐章和圣秀的光影中,你会对儒家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有全新的认识。如果在大学堂的回廊里、在演出的剧场外、在圣水湖畔的观景台上,看到佩戴青阶筑梦标识、热情讲解、耐心引导、默默守护的我们,请向我们点头致意吧!我们非常乐意用热情与知识,为你解读这片圣地的古今密码,让你的尼山之旅,不仅是观光,更是一场深刻而愉悦的文化寻源与创新体验。这趟圣境之行,是文化洗礼,更是行动启迪,它让我坚信,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青年力量,大有可为。
期待你也能走进这片圣源山水,去仰望,去体验,去感受那份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的夺目光彩。也期待在尼山的星空下,与你相遇,共同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礼乐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