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盛,暑气蒸腾,在盛夏的热情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传活动在扬州社区展开。2025年7月14日,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科普红潮涌,凝心筑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扬州特色文化与科技”为主题,来到了扬州市仪征区刘集镇利民村村委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与互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展示扬州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创新精神。

活动伊始,成员们分工明确,围绕扬州的生活常识、科技原理以及前沿科技知识展开资料整理与筛选。他们深入挖掘扬州剪纸艺术、传统漆器制作等传统工艺的特点,以及这些工艺与红色文化的紧密关联。“在抗日战争时期,剪纸艺人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剪纸作品中的图案和符号赋予特殊的意义,传递情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员赵露瑶徐徐道来。大屏幕上正播放着5G技术复原的历史场景: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将情报写在薄纸上,再嵌进漆器的夹层里。“这种漆器的漆层有七层,最中间的夹层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成员指着屏幕解释,居民们纷纷感叹传统工艺的精妙。
同时,团队还梳理了扬州造船业、桥梁建设的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机器人、5G 智慧党建馆、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前沿科技成果,力求将这些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社区居民。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造船业和桥梁建设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从古代的木帆船到现代的大型船舶,从古老的石桥到现代化的跨江大桥,成员们详细整理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历程,希望通过讲解让居民们感受到家乡在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而智能机器人、5G 智慧党建馆、太阳能光伏电站等前沿科技成果则是扬州在新时代的创新成果,成员们希望通过介绍这些成果,让居民们了解扬州在科技前沿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此外,成员们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解释了造船技术革新、桥梁建设原理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工作机制,帮助居民们更好地了解扬州科技发展的历程与成果。在讲解造船技术革新时,高博文通过展示不同年代的船舶模型,让居民们直观地看到技术的进步;在介绍桥梁建设原理时,用简单的比喻和生动的示意图,让复杂的工程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在讲解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工作机制时,通过现场演示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让居民们直观地感受到太阳能发电的魅力。
活动期间,社区居民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各年龄段的居民纷纷参与其中,认真聆听讲解,并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许多居民还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出对扬州特色文化与科技的浓厚兴趣。一位社区居民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扬州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成果。”居民们的热情参与不仅让队员们感到欣慰,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开展好此类活动的决心。

此次社区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居民们对扬州的传统工艺、科技发展以及红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许多居民表示,他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扬州的独特魅力。活动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居民们的反馈上,也体现在社区的氛围上。社区内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居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社区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更好的团队合作,提升了沟通与表达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同时,居民们的热情参与也让队员们意识到,社区宣传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在搭建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此次“科普红潮涌,凝心筑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社区宣传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也为扬州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扬州文化、推动科技知识普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