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耕读路上|点亮乡村儿童科学梦想之光,助力乡村振兴 ——华中农大植科院赴湖北武汉市暑期实践团社会实践

    2025-07-31    阅读:
    来源:华中农大植科院赴湖北武汉市暑期实践团 李子菡
 7月16日至7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前往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社区乡村邻里空间暑期托管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场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科学盛宴。
  
  科普课堂展风采,科学知识润童心
  实践团首日活动聚焦于植物色素与酸碱。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慧农业专业2302班王思缘系统讲解植物体内主要呈色物质的功能特性,以及紫甘蓝溶液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颜色变化实验,让小朋友们们直观了解了植物色素的化学性质。小朋友们亲手操作并仔细观察色素溶液在酸碱性环境中的颜色瞬变过程。实践全程,小朋友们专注投入,积极互动,并向讲师踊跃提问求解。

  植物拓染课程中,孩子们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2301班沈茹艺的指导下,将树叶和花瓣的颜色与形状通过敲打的方式拓印在布上,创作出一幅幅充满自然气息的艺术作品。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303班张明怡以《小麦玉米的神奇变身》为主题,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古今的粮食科普课。科普小麦的三层结构和玉米的七大神奇用途,以及“孙权洗面筋”和“金豆开花救龙王”等历史故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粮食的科学知识,还懂得了古人如何用智慧解决难题。在亲手制作面筋的体验环节中,孩子们更是化身为“面筋小匠人”,感受到了实践的乐趣。
 
  桑蚕科普课堂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303班邓嘉琪化身为“蚕桑文化小使者”,带领社区的孩子们走进了蚕宝宝的奇妙世界。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了蚕宝宝的一生以及蚕丝在日常生活和工艺品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勤劳精神。
  
  实践最后一日,实践团以“花、果实与种子”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奥秘的科普盛宴。采用实物展示、卡通图解以及角色扮演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花的构造、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的千差万别。在“小花医生”角色扮演环节中,孩子们化身为小小科学家,小心翼翼地拆解花朵、观察花粉形态、探寻种子的“前身”,收获了满满的自然知识与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科学梦想照乡村,青春力量助振兴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这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了知识与乐趣的双重盛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与梦想的火花。同时,这些活动也积极响应了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实践团队长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慧农业专业2302班王思缘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与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走进更多社区、设计更多适合儿童的科普活动,让科学教育在乡村扎根生长、开花结果,点亮更多孩子的科学梦想之光,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