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2025-08-01    阅读: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
  
  2025年7月29日,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开展以“探寻红岩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千秋红岩南方局历史陈列馆、探访革命旧址等方式,在历史细节中体悟红岩精神的深刻内涵。
  走进千秋红岩南方局历史陈列馆,展厅内的灯光柔和而庄重,实践团成员的目光首先被墙上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名称沿革图”吸引。泛黄的图纸上,1939年至1946年间南方局的名称变迁、辖区范围清晰可见,从最初的秘密机构到后来公开的“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红色印记在山城的土壤里不断延伸。“南方局在重庆扎根7年,像一颗火种在国统区点燃抗日救亡的火焰。”陈列馆讲解员指着图纸上的红色标注介绍,当年周恩来等同志正是在这里,以“跨党”身份开展工作,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始终高扬。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红岩南方局历史陈列馆
  在主要领导人雕塑展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雕像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片他们曾奋斗过的土地。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注意到雕像底座上镌刻的“团结各界力量,共赴国难”字样——这正是南方局工作的核心方针。“当时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但南方局始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讲解员讲述道,从联络民主党派人士到争取地方实力派,从发动文化界救亡运动到组织海外华侨支援,南方局用细致入微的工作,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基愈发牢固。
  在“叶挺将军”专题展柜前,一张泛黄的入党申请书复印件让实践团成员久久沉默。1946年3月4日,被关押五年多的叶挺获释,面对特务“出狱后有何打算”的试探,他坚定回答:“我出去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年牢狱没能磨掉他的信仰,这份申请书里藏着革命者最纯粹的追求。”实践团成员张同学看着展柜里的文字,在笔记本上写下:“信仰不是一句口号,是绝境里依然挺直的脊梁。”
  图为叶挺将军专题专柜
  移步至重庆谈判相关展区,复原的会客室、毛泽东办公室场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办公室里的煤油灯、木质桌椅保持着原样,讲解员介绍:“1945年8月28日到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就在这里与国民党谈判,43个夜晚,这盏灯常常亮到天明。”实践团成员注意到,办公桌一角放着一本翻旧的《谈判纪要》草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双十协定》的签署,是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即便后来协定被撕毁,这份为人民谋安宁的初心从未改变。”讲解员的话让成员们若有所思。
  活动最后,实践团成员在红岩村广场合影。镜头里,红墙绿树间,年轻的脸庞上写满坚定。“以前在课本里读红岩精神,今天在实地看到那些带着温度的细节,才真正懂了什么是‘忠诚、团结、奋斗、牺牲’。”实践团带队老师总结道。此次红岩村之行,让成员们在历史现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也更加明白:青年一代唯有读懂过去的故事,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通讯员 孙俊 李熙益)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