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践行绿色使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淮师大“青先锋绿满园”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5日至7月31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先锋绿满园”社会实践环保志愿服务团队奔赴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段芦头镇南张庄村,开展了总实践活动为期2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农业支持、环境保护、数字赋能与安全护航”为核心,融合支教帮扶、生态治理、科技普及与安全教育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智慧与高校力量。
精准调研,科学筹备:为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前期,团队通过调研问卷、实地走访百余户村民、与村委会深入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南张庄村在教育、环境、数字应用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团队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实施方案,备齐支教教材、环保工具等物资,并完成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与任务分工。通过村内公告、微信群及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活动影响力,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保为基,教育为本:双轮驱动助力乡村发展 实践中,团队秉持“环保+教育”双轮驱动理念,多措并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态意识。7月5日至9日,志愿者每日分组清扫街道、清理垃圾,累计清理公共区域5处,显著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团队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入户宣传、发放百余份环保手册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与绿色生活理念,并组织村民共同参与公共空间美化、设立环保标识,推动环保行动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为建立长效环保机制夯实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支教帮扶工作同步扎实推进。团队设立教学点1个,采用“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动”模式,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并融入趣味科学实验、环保手工、艺术创作与心理辅导等特色内容。教学中注重学科融合:英语课教授环保词汇,语文课以“美丽家乡”为主题开展写作,数学课引导学生计算家庭水电用量,将环保理念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责任感。课后个性化辅导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学业,提升综合素质。
数字赋能,安全护航: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前期环保与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聚焦乡村发展的新需求,于7月10日至30日开展“数字赋能与安全护航”专项行动。针对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在智能手机使用、网络诈骗防范、线上缴费等方面的困难,志愿者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网络安全基础”“农产品电商入门”等系列培训班,手把手教学,提升村民数字素养。同时,团队还协助村民进行农产品采收、运输与初步加工,探索“互联网+农业”推广路径,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安全教育方面,团队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入户讲解、举办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普及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拐骗等常识。针对儿童,志愿者将网络安全、防溺水等知识融入课堂,采用动画演示、互动问答等生动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7月24日,团队在村活动中心举办“数字乡村摄影展”和“线上家乡美文征集”等文化互动活动,用数字技术记录乡村变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成果丰硕,影响深远:青春力量赢得广泛赞誉 7月28日,团队举行成果展示会暨安全承诺签名活动,向村民和村委会全面汇报21天的实践成果,包括环境改善成效、学生学业进步、数字技能提升、安全意识增强等。村委会主任高度评价此次活动:“‘青先锋绿满园’团队不仅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环保与学习的种子,提升了村民的数字应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对建设生态宜居、平安智慧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团队在实践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发布动态信息,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面对物资紧缺、交通不便等挑战,团队成员迎难而上,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持续关注,长效共建:让青春在乡村热土上绽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南张庄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锤炼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南张庄村的发展需求,探索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线上辅导、经验分享、项目对接等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真正实现“实践一时,影响一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青先锋绿满园”,不仅是一支团队的名字,更是一份承诺——用知识反哺乡土,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谱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