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淮北师大“青先锋绿满园”团队:暑期下乡,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8-01    阅读:
    来源:(文:卜子轩、叶茹、陈璇、牛何诗仪;图:王占燚、牛何诗仪、何耀阳、孙志伟)
淮北师大“青先锋绿满园”团队:暑期下乡,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7月5日至31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先锋绿满园”环保志愿服务队,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段芦头镇南张庄村开展了为期21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场以“农业支持、环境保护、数字赋能与安全护航”为核心的行动,通过支教、生态治理、科技普及和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青年智慧与高校资源。
 
前期深耕:调研先行,筑牢实践根基
 
活动启动前,团队通过发放问卷、走访百户村民、与村委会深度交流等方式,摸清了南张庄村在教育、环境、数字应用和安全意识上的真实需求。据此制定了详细方案,备足支教教材、环保工具等物资,并完成志愿者培训与分工。同时,借助村内公告、微信群和社交媒体宣传,提高了村民参与度,为后续工作铺平了道路。
 
环保与教育并行:双向发力激活乡村活力
 
实践中,团队以“环保+教育”为抓手,推动乡村发展。7月5日至9日,志愿者分组清扫街道、清理垃圾,累计改善5处公共区域环境。通过环保讲座、入户宣传、发放百余份手册等,普及垃圾分类与绿色生活理念;组织村民参与公共空间美化、设立环保标识,让环保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为长效机制打下群众基础。
 
支教工作同步展开,团队设立1个教学点,采用“一对一辅导+小组互动”模式,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融入趣味科学实验、环保手工等特色内容。教学注重学科融合:英语课教环保词汇,语文课以“美丽家乡”为题写作,数学课引导计算家庭水电用量,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培养责任感。课后辅导则帮助学生巩固学业、提升素质。
 
数字与安全加码:为乡村振兴添新引擎
 
7月10日至30日,团队聚焦“数字赋能与安全护航”。针对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在智能手机使用、防诈骗等方面的难题,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农产品电商入门”等培训班,手把手教学提升数字素养;还协助村民采收、运输、加工农产品,探索“互联网+农业”路径,助力绿色农业。
 
安全教育方面,通过发放手册、入户讲解、应急演练等,普及用火用电、防溺水等常识。对儿童则用动画、互动问答等方式,融入网络安全、防溺水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7月28日,团队举办“数字乡村摄影展”“线上家乡美文征集”等活动,用数字技术记录乡村变化,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成果显著获认可,青春担当显价值
 
7月28日,团队举办成果展示会暨安全承诺签名活动,向村民和村委会汇报21天成果,涵盖环境改善、学生进步、数字技能提升等方面。村委会主任评价道:“团队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与学习的种子,提升了村民数字能力和安全意识,对建设生态宜居、平安智慧的美丽乡村意义重大。”
 
期间,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动态,扩大了社会影响力。面对物资短缺、交通不便等困难,成员们迎难而上,展现了大学生扎根基层的责任担当。
 
长效共建:让青春力量持续滋养乡土
 
此次活动不仅为南张庄村带来实际帮助,也锤炼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该村需求,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线上辅导、项目对接等方式,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可持续化,让“实践一时,影响一生”,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青先锋绿满园”,既是团队之名,更是一份承诺——用知识回报乡土,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在乡村大地上书写青年奋斗篇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