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28日,人文社科学院“媒力镇行”实践团成员分赴镇江报业传媒集团不同岗位,开展“青年视角观镇江,融媒实践显担当”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深入镇江多地,在新闻采写、文化传承、视频制作、基层服务等领域,以青春之姿践行实践担当,用实际行动触摸城市脉络、传递社会温度。

实践团成员刘慧敏参与镇江日报“心语心愿”栏目实践,聚焦弱势群体心愿传递,投身公益新闻工作。期间,她走进白血病女孩家中,记录其对学习机、护眼灯的渴望,跟进志愿服务队认领与送达流程;探访低保残疾家庭季师傅住所,挖掘为智力残疾儿子求微波炉的心愿,见证爱心市民5分钟快速认领、接力圆梦。

实践团成员刘晓涵参与镇报“增华阁”小记者实践活动,深度探秘传统文化。活动期间,她与80名小记者一道,走进镇江报业传媒活动中心“探汉字源流,传文明薪火”主题研学场域。

实践团成员思宇聚焦视频拍摄与剪辑实务,深度参与内容生产全流程,随团队奔赴溧阳、丹阳码头开展外勤拍摄,以镜头精准捕捉大运河沿线的城市风貌与人文图景;同时投身社区“微心愿”系列采访,倾听传递居民诉求和基层声音。

实践团成员王婕先后奔赴句容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采访捕捉红色故事,深入大市口街道老北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访谈。王婕感言:“镜头让我读懂城市,也让我学会用青年语态传播镇江声音,未来要做有温度的记录者,用光影留住街巷烟火,用故事点亮时代微光。”

实践团成员付清岚在报社读者部实习,并且收获颇丰。跟随导师外出采访则锻炼了付清岚同学的新闻敏感度与采写技能,从选题策划到实地采访,再到稿件撰写,掌握了新闻生产的全流程。
此次“媒力镇行”实践活动,成员们在不同岗位绽放青春光彩,于实践中深化对新闻传播、文化传承的认知,以青年视角记录城市、传递温度。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实践,让青春在服务社会、探索真知中,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书写更多有担当、有温度的实践故事,为讲好镇江故事、传承文化脉络注入持久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