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信筑门头·家国同行:党建引领融合教育科技,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01    阅读: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筑门头・家国同行” 党员实践团

  2025年7月19-22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筑门头·家国同行”党员实践团赴北京市门头沟区,围绕“党建引领+教育共建+科技赋能”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党员们深入乡村学校与基层一线,以专业所学服务地方发展,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坚定信仰、增长才干、奉献青春。

图1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合影

  在妙峰山民族学校,实践团携手共建支部,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新路径。成员们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抗战精神宣讲及人工智能启蒙课,踏寻总书记足迹分享成长故事,构建立体思政课堂,传递青春正能量。深入炭厂村,联合当地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在神泉峡红色教育基地、昌宛县佐公署旧址等地追寻抗战足迹,重温烈士事迹,深刻体悟红色信仰的厚重力量。

图2实践团成员田成抗日精神宣讲

 

图3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少先队员合影

  实践团充分发挥信息学科优势,以科技赋能基层。在妙峰山民族学校,智能机器狗演示与AI主题课堂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强国”梦想;在陈庄村,面向老年群体开设“智能手机教学”数字课堂,跨越“数字鸿沟”,用科技温情服务银发生活。学院还计划基于村庄需求开发便民小程序,为乡村治理数字化注入新活力。活动中,学院分别与妙峰山民族学校、炭厂村、陈庄村党支部举行支部共建与基地授牌仪式,建立了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搭建校地协作新平台。

图4实践团成员向中小学生进行智能机器狗演示

图5实践团成员在陈庄村开展“智能手机教学”数字课堂

图6实践团与炭厂村党支部基地授牌仪式

  从思政课堂到红色基地,从科技启蒙到田间劳动,实践团坚持“五育并举”,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中小学生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青年党员们表示,此次实践是党建、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未来将持续发挥专业所长,深化校地合作,探索“行走的大思政课”新范式,在服务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7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学生合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