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改革路,实践悟中国”实践团跟随总书记脚步赴小岗村、马庄村探寻改革开放路
【引言】重走改革开放路,探寻乡村发展篇章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此后40余年,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体到企业,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以创新发展的改革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学习并深刻体悟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知行改革路实践悟中国”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2025年7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先后奔赴安徽凤阳小岗村、江苏贾汪马庄村等地,通过走访调研、深度访谈、科普宣讲等形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探寻改革足迹。
寻访改革源头,倾听历史回响
7月20日,实践队抵达“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村民常聚集的树荫下,实践队队员与村民们围绕农村土地改革、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当年都吃不上饭,经过了大包干是一朝跨过了温饱线啊!”“以前缺水,夏天地都干裂,现在好啦,搞成了水渠。”“发展旅游之后经济好了不少,村里的人多了,我们也愿意让大家来。”村民们真挚的笑容和热情的描述,将改革开放后生机勃勃的小岗村展现在每一位实践队员眼前。
随后,实践队专程拜访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严老先生。这位农村改革的重要带头人、参与者已值耄耋之年,却在回顾当年按下红手印的生死抉择和改革开放后小岗村的沧桑巨变时,精神矍铄地向青年一代讲述改革故事,仿佛要将这四十余载的历史印记回溯。从“按红手印”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土地流转、实施“小田并大田”改革,再到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严老的字字句句都充满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对小岗村改革成效的认可和对当下生活水平的满意。访谈最后,严老先生语重心长地勉励实践队队员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值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小岗村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未来国家的建设同样需要你们这一代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致敬楷模精神,对话乡村振兴
7月21日,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吸引实践队员们凝神驻足,大家聆听着沈浩同志“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的感人事迹。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权为小岗所用,利为小岗所谋,情为小岗所系,在这三年时间里,小岗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小岗人也一定会富裕起来。”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实践队每位成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队有幸邀请到小岗村办公室主任一起开展座谈交流。李主任详细介绍了小岗村近年来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小岗村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以盼盼食品为代表的大量企业入驻,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为小岗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此外,小岗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当年农家”、“大包干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学习,不仅促进小岗精神的广泛传播,还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小岗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小岗村的研学之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与新时代新精神的同频共振。”实践队队长荆树桐感慨道,“从‘大包干’到乡村振兴,小岗村始终是改革的缩影。作为青年,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感悟马庄精神,追溯红色记忆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对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转型发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2025年7月22日,实践团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来到马庄村进行走访调研,学习马庄村“文化兴村”的发展经验,探寻马庄村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
马庄村村史馆向实践队生动展现了一个煤矿塌陷区的村庄转变为现代新农村典范的光辉历史。“从无动力绿色农场的创办到田园生活体验村的开放,从煤炭矿洞塌陷地到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马庄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下功夫、克难题、做实事、见成效,感受到了生态改造道路上的不易和创新性改革路上的艰辛,真切认识到‘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也让‘一马当先、跃马扬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的马庄精神深入我们内心。”实践队成员徐盼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绣香包守匠心,谋改革聚民心
多年来,马庄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不论东西南北风,咬住文化不放松”的发展格局。踏入马庄香包工作室,一股淡雅的香气扑鼻而来。室内展示着各式各样的香包,无论形状、色彩还是图案,每个香包都别具一格,彰显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智慧结晶。“每月做香包收入超3000元,加上养老金,日子过得很踏实。”村民穿针引线间自豪地说,“马庄村香包产业发展很好,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千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在与村委会刘主任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马庄村依托潘安湖景区蓬勃发展的势头,组织一系列民俗文化表演,大力发展香包文化产业,为村民提供了40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科普下乡送知识,食安守护进乡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道所指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充分发挥食品院校科普优势,进一步提高当代人的食品安全意识,走访调研之余,实践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地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活动,发放科普手册,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小岗村发来的一封感谢信。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不仅大大提升了村民对科学饮食的重视,也让营养与健康的理念真正融入老百姓心坎里,为建立中国公民的食品营养健康与公共安全体系贡献了食品青年的力量。
【结语】步履映初心,知行铸芳华
这场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重走改革开放之路的旅程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悟到,改革开放不仅是历史的抉择,更是新时代接续奋斗的方向。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让“敢为天下先”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镌刻在土地上的精神密码,马庄村一根绣针串起的不仅是中草药,更是文化自信与生态智慧的结晶。两地的生动实践启示队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革创新的基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守正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赓续改革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以青春之我投身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通讯员吕思同马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