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危牵百姓健康,食安防线系国家根基。正值食品安全宣传周,为了让民众在生活中买得健康、吃得健康,7月27日“青鸾”实践团来到北京龙兴园北区社区,向居民们宣传食品安全背后的生物学知识、科学选购食品的方法、食品储存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问题后的反馈维权方法。
实践过程
(一)宣传巧思 为了使宣传效果更加良好,实践团的宣传对象覆盖了从小朋友到老年人全年龄段的居民。龙兴园北区社区的南门旁便是一家超市,进出超市购买日常食品的居民络绎不绝,于是成员们有针对性地将宣传地点设置在此处。
在确认路过居民有时间后成员们们首先从日常生活问题切入,如询问其平时购买食品有没有查看配料表的习惯,平时会不会吃剩饭剩菜等引领他们将自己的平时生活与我们为他们讲述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二)深入介绍 接着,成员们向他们介绍了食品常见的微生物及农药污染,并用实际案例讲述了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炎甚至败血症;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会大大激发患癌风险;农药过度残留会损伤肝肾功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等。
向居民们宣传合法、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成员们请居民们随机拿出刚刚在超市购买的包装食品,共同查看配料表中出现的食品添加剂,告诉他们无需“见添加剂而色变”,并提醒他们不安全的添加剂种类有哪些,嘱咐其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且一定要多加关注配料表。互动结束后居民们均表示在未来会更加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三)要点速记 “谨慎选、规范存、认真处理、果断弃。”除了谨慎选择,为了把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消费者们还有很多任务要做。在食品的储存上,要做到:
1.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干湿分开、荤素分开
2.控制温度:冷藏区(0~4°C)、冷冻区(-18°C以下)
3.密封保存:防止串味、交叉污染
4.注意保质期:先买先吃,定期检查食品状态
5.避免反复加热:剩菜应尽快食用,避免细菌繁殖
为了增强居民们的维权意识,成员们向他们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条例,并告诉他们在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可拨打市场监督管理局热线12315、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反馈或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活动反馈
宣传结束后,居民们这样说……
宣传结束后我们向几位居民询问了他们听完宣传后的感受,他们说:
——今天你们这宣传真让我学到不少,之前对食品安全啊说实话没太当回事,从今往后我可得好好注意一下咯!
——我觉得这样的宣传真不错,让大家能够多多注意食品安全,你们这个宣传单做的也真挺好,回去我再好好看看。
——在学校老师们就经常给我们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今天听完宣传后我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更强了,回家我要再向我爸爸妈妈宣传一下。
实践意义
(一)改变过去 尽管近些年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持续加大,但通过有关数据的分析以及实践团的走访调查可知大部分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掌握的仍不充分,良好的习惯也并未完全培养。
本次实践活动摆脱了一味地向居民灌输专业知识,而是深度结合实际生活,用现成案例举例,大大提高了居民们的参与感,加深了居民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二)再塑新知 本次实践活动将食品安全意识扎根在了居民们心中,这意识将随着未来的每一次口口相传和亲身实践而越散越远,为构建和谐稳定、健康快乐的社会提供持久的动力!
内容源自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鸾”赴豫鲁赣等地实践团
文字|刘宇涵
文字编辑|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