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7月27日,人文社科学院“振兴先锋队”实践团在各自成员家乡开展了以“躬耕乡野·共筑振兴”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学习农业知识、体验乡村特色文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实践团成员马灿同学参加了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亳城镇“净美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夜幕降临,马灿同学在乡村小院,手握扫帚清扫,身旁是繁茂绿植与绽放的花朵。这看似平凡的劳动,是参与乡村环境焕新的注脚。她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扫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天地,以点滴努力汇聚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 。
实践团成员聂羽洪同学走进特色文化村,在乡村开展“文化探访”活动。她通过参观乡村文化墙,深入感受乡土文化魅力,为后续助力乡村振兴积累灵感。同时,通过直观感受乡村文化墙所承载的生活智慧与人文底蕴,她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坚定了“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域特色”的实践方向。
实践团成员于采静同学在暑假以助农直播志愿者的身份投身家乡乡村振兴实践,核心任务是通过直播介绍家乡的特色药材何首乌。为了做好直播,她先跟着农户走进何首乌种植基地,观察它的生长形态,听老农讲述传统种植技艺和何首乌的药用价值。从辨认根茎特征到了解炮制工艺,她一点点积累专业知识,再把这些内容转化成网友能听懂的直播脚本。过程中,从对直播流程的生疏到逐渐流畅表达,从对何首乌知识的一知半解到能从容解答网友疑问,她收获了成长。这次实践让于采静同学真切感受到,家乡的物产里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我们年轻人用新方式传播家乡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乡村振兴的一份参与和贡献,这份体验让她对家乡的情感愈发深厚。
这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立足家乡实际,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微助力”,展现了青年的责任担当,还增强了自身服务乡村的使命感,深化对家乡的认知,展现出江科大人文学子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她们将持续以青春之力,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更多“躬耕”故事。
撰稿人:聂羽洪
拍摄者:马灿 于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