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高校社会实践进基层号召,7月27日至28日,曲阜师范大学“薪火传校史”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奎文门社区,开展为期2天的社区志愿服务专项活动。实践队紧扣民生需求,通过设立便民服务点、开设特色课堂等形式,切实提升社区"一老一小"群体获得感。
便民服务
实践队员在社区广场设立综合服务区,按功能划分为三个板块有序开展工作。家电维修组集中接收居民送来的故障小家电,通过拆解检查、零件更换等步骤,完成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等设备检修数十件,多数经修复后可正常使用;健康监测组专门为老年群体提供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测服务,检测后详细记录数据并给出健康建议,同时同步发放涵盖常见病预防、夏季养生等内容的健康防护手册;法律咨询组则聚焦财产继承、消费维权、邻里纠纷等居民高频咨询的法律问题,结合案例开展政策解读与答疑。服务全程有专业教师在场指导操作流程与标准,确保服务规范无误。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活动期间日均服务居民超百人次,其中老年群体占比达七成以上。当地居民反馈,实践队员的服务切实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在帮助老年群体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应对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不便等方面,提供了具体且实用的支持。
特色课堂
针对社区人口结构特点,“薪火传校史”社会实践队成员创新设计了多元化服务形式。其中,“银龄课堂”聚焦老年群体数字需求,围绕智能手机应用开设专题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微信等通讯软件基础操作、支付宝等平台线上支付流程、常见网络诈骗识别与防范等实用知识。教学采用“理论讲解+一对一实操指导”模式,配套制作中、英双语对照的操作指南手册,每日分上下午开设两课时,通过反复演示与纠错,帮助老年学员逐步掌握操作技能,有效提升其数字素养。
“童趣乐园”则针对暑期儿童看护需求,面向社区6至12岁儿童开展系列活动,包括传统民俗讲解等自然与人文科普课程以及废旧物品改造等环保手工实践,活动中穿插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教育内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强化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该形式不仅丰富了儿童暑期生活,也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子女看护难题,实践成员的耐心服务与精心安排获得家长们的普遍好评。
长效
“薪火传校史”社会实践队在活动末期通过纸质问卷与线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居民反馈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统计结果显示,超九成参与者对实践队员服务的实用性与专业度给予肯定,其中老年群体对健康监测、数字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达95%以上,家长群体对儿童托管服务的认可率超过90%。同时,有超半数的受访者建议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希望持续获得类似帮扶。基于调研结果,社区决定将本次实践的服务模式、课程内容等成果整合纳入年度服务计划,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参考案例。
经过多轮沟通,实践队员与社区就长效服务达成三项共建意向:每月固定1天设立“社区服务日”,按季度轮换开展家电维修、健康咨询等专项活动;依托社区现有场地共建“青银互助站”,由实践队定期派驻队员,持续为老年群体提供数字技能进阶培训;联合编写标准化服务手册,对健康监测操作流程、小家电检修步骤等进行规范,明确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方案,为后续服务开展提供统一指引。
奎文门社区党委负责人指出,本次实践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校社联动模式将作为典型经验推广。曲阜师范大学“薪火传校史”社会实践队表示,将持续推动社会实践与社区需求深度对接,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高校力量。(通讯员:李伟强)
图为实践队员向居民调查情况 李伟强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一对一宣讲 李伟强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科普知识 李伟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