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

    2025-08-0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
  
  在“文脉寻踪青春行”暑期实践活动中,淮北师范大学实践团队走进淮北市博物馆,通过参观文物展陈、体验修复技艺,在历史脉络与红色记忆中探寻城市文化根脉,深化对家乡文化传承的理解。
  
  步入博物馆,“淮北文明曙光”展厅内,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器静静陈列。一把距今8000余年的石斧刃部磨制光滑,见证着淮河流域先民与自然的抗争共生。相邻的“淮河儿女红色记忆”专题展区里,泛黄的革命家书、磨损的战地日记等实物文献整齐摆放,与古老文物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学生志愿讲解员介绍:“这些革命文献记录着战争年代的初心与坚守,与史前先民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同学们驻足展柜前,仔细辨认“为家国安宁而奋斗”等清晰字句,在笔记本上抄录感人片段,将红色记忆与历史文脉一同铭记。
  
  “相城春秋”展区通过青铜器、古籍抄本等多维呈现历史脉络。一组融合中原与淮夷特色的青铜礼器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其纹饰中既有庄重的中原风格,又不乏灵动的地方特色。工作人员结合展品讲解:“春秋时期的文化交融,与近代红色文化的包容传承异曲同工,都是这片土地开放包容特质的体现。”同学们对比文物特征与文献记载,深刻体会到家乡在历史长河中既是文化交融的枢纽,也是红色精神的孕育地。
  
  展厅内,同学们时而驻足凝视文物细节,时而与讲解员交流疑问,时而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面对史前石斧,大家俯身观察刃部磨痕,想象先民劳作的场景;站在革命文献展柜前,有人轻声念诵信中字句,与同学讨论战火岁月的艰辛。从史前工具到革命文献,从青铜器的文化交融到红色文物的精神传承,每一处展陈都让大家对“文化传承”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它藏在文物的纹路里,写在红色文献的字行间,更需要代代人用心解读与守护。
  此次博物馆之行,同学们从史前文明追溯到红色记忆,从文物修复体验中感知文化传承,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多元形态:它藏在革命文献的字里行间,凝在文物修复的精细操作中。大家表示,将以青春之力传承历史文脉与红色记忆,让家乡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