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清晨,安徽省临泉县瓦店镇的乡间小路被朝阳染成金色。南京师范大学 “致敬巾帼芳华,绽放别样青春” 党史学习宣讲践行团的 12 名学子走进邱庄小学。斑驳的教学楼前,早已等候的孩子们踮脚张望,清脆的 “老师好” 此起彼伏——一场专为乡村孩童准备的巾帼党史课,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

图1 宣讲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百年星火入课堂:在历史细节里种下信仰的种子宣讲团以历史脉络为轴,通过珍贵影像与文献,生动勾勒出中国女性在革命浪潮中的铮铮铁骨。为了让历史不再遥远,队员们做足了 “细节功课”。当展现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笔时,团队成员着重阐释其"革命当自家庭始"的觉醒——这位32岁殉道的女侠,不仅以生命叩击封建枷锁,更将女权运动与革命洪流熔铸一体,周恩来总理"勿忘鉴湖女侠遗风"的题词在屏幕上熠熠生辉。在宋庆龄篇章中,队员们通过《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切入,解析她如何以全国妇联创始人之姿,将妇女解放嵌入民族复兴蓝图。
图2 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带来党史教育课
互动课堂叩心扉:让红色精神在问答里生根发芽互动环节聚焦巾帼精神的当代回响。当志愿者抛出"为什么说吴贻芳、林巧稚这些知识女性改变了中国"时,小朋友们一齐回答:"女子有学问要求自立,她们是社会上重要力量。"他们清脆有力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他们已经意识到,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革命力量。
图3 团队成员在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微芒成炬向未来:红色火种在田野间静待花开“请大家跟我读——”课程尾声,全体队员和孩子们一起站起身,“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 朗朗的誓言回荡在乡间的校园里,惊飞了窗外槐树上的麻雀。孩子们攥紧的小拳头里,仿佛握着沉甸甸的力量。
夕阳西下时,宣讲团的身影消失在乡间小路尽头,但那些关于秋瑾、宋庆龄、吴贻芳的故事,就像撒在田野里的种子,或许此刻还安静地躺在泥土里,却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 “向阳而生” 的基因。
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里所写:“我们带不走这里的蝉鸣与麦香,却能留下比夏天更长久的东西——那是对‘担当’的懵懂认知,是对‘理想’的最初向往,是终将在未来绽放的,属于他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