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西安工业大学“青衿聚力·民族团结促振兴”暑期实践队走进吴忠市兰花芬芳志愿馆,在这座印刻着“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奶奶志愿足迹的展馆里,沉浸式感悟奉献精神与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
步入馆内,“兰花芬芳”的故事在时光里静静流淌。墙上的老照片中,王兰花奶奶带着志愿者穿梭在社区街巷,为各族居民排忧解难,笑容里满是对邻里的热忱;玻璃展柜里,泛黄的笔记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居民诉求,“有困难找兰花”的字迹虽已褪色,却透着沉甸甸的承诺。讲解员缓缓讲述着王奶奶四十余年的坚守:从一个人奔波忙碌,到带动众人组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她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让“志愿红”成为社区里最暖的底色,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一次次互帮互助中生根发芽。队员们驻足在王奶奶的“七一勋章”前,凝视着那些被反复翻阅而卷边的服务台账,仿佛能触摸到这份荣誉背后,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牵挂。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主动加入志愿行动,协助展馆工作人员搬运物资。大家分工协作,搬抬、传递、整理,动作麻利有序。夏日的热气中,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人喊累。“王奶奶一辈子为大家操劳,我们做这点事不算什么。”一位队员擦着汗说,简单的行动里,是对榜样的致敬,也是青春担当的体现。
巧合的是,实践队在展馆外遇到了同样来参观学习的银川能源学院实践队。两校队员随即相约在展馆的会议室里,围坐在一起交流社会实践的经验。西安工业大学的队员们分享了此前在基层调研、治沙实践中的见闻,以及对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银川能源学院的队员则谈起了他们在社区服务、文化传承实践中的做法与感悟。从“如何让实践更贴近基层需求”到“怎样在活动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的心得与困惑,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当聊到王兰花奶奶“一辈子做好事”的坚守对实践工作的启发时,在场的队员们都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把这份志愿精神融入生命中。
离开志愿馆时,夕阳为展馆镀上一层暖光。对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这次行程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在交流中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志愿力量,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与民族团结的实践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作者:马晓婷
指导老师:乔娜